网上新课程解析(上)——茗学堂首届茶文化高级研修班结业讲话
(2022-06-01 11:06:10)
标签:
茗学堂网上课程修习班研修班唐宋茶文化 |
分类: 教学与培训 |
非常的感动,没想到线上课能上得这样出色。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但是最终还是要感谢诸位茗友。这段茶缘是非常好的,人与人的相交有各种各样的缘分,以茶结的缘是清净缘。清净缘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更多的争执,让人的心更宁静。学茶不像学别的,有些课程能让你能立刻挣钱,有的能让你获得名利的东西。茶恰巧相反,是让你静下来的。在诸多福缘中,有的是洪福有的是清福,茶缘带来的是清福。洪福易享,清福难得,洪福带来很现实的名利,可名利场善始善终也不容易。而清福一直让你保持一个安宁的状态,这种安宁是越来越进入身心的。这也是清福特别迷人的地方,但是清福也是特别难遇到。
我们这个课也是一期一会,在茶界特别讲一期一会。其实每一次的再会都与上一次的相会不一样的。我每次讲同样的课程都会把课件重新打磨,更新里面的内容,我不容忍自己讲的东西千篇一律。如何是教学互长,就是每一次都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重新准备。每一次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课程,并且跟上新的学术潮流。
下面谈谈下次的课程。
首先是修习班,希望大家重新梳理一下茶本体的知识。对每个人来说,茶本体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在这上下功夫。如果你不懂茶本体跟我谈文化,那就不要说茶文化。当你加了茶字的时候,这个文化必须跟茶有关,所以茶本体是茶文化的基础。
修习班的课程安排的非常精致,六大基本茶类、再加工茶,再加上茶的冲泡技术。如果你们本来有基础,可以再夯实一点。在修习班开篇的时候,我会讲茶学概说和茶文化简介。茗心茶文化体系三部分构成,第一茶本体,第二茶技艺,第三茶文化。修习班课程每一次都有泡茶练习,研修班上韦芳老师讲的是“觉知泡茶法”,觉知泡茶法是心法,鉴赏泡茶是技法。她认为大家技法过关的时候,会强调的你的心在哪。现在就可以体会什么是觉知泡茶法?不是鉴赏泡茶法之外还有一个泡茶法,而是一个泡茶法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鉴赏泡茶法。
我们开始入门泡茶,从“三正”做起。头正、身正都是技法,心正是心法,当谈到觉知泡茶法的时候,是在真正阐述什么是心正。心正就是心无杂念。为什么要没有杂念?没有杂念是为了让正念升起。怎么让正念生起呢?就是保持觉知。
我们之前说茶本体过关,现在是要泡茶的技术过关。这就是双基教学。专题班是在加深茶本体;觉知泡茶法是在加深茶技艺。在我们教学体系中,双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基础越扎实,走的才会越远,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茶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在茶中的显现,如果你茶没有过关,就意味着三家思想的精华没法在茶中体现。所以一定要学好双基。
茶本体、茶技艺,茶文化表面上是三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体的。在学习的次第上,不一定是先学好六大茶类再学泡茶,学好泡茶再学习茶文化,而可以是齐头并进,互济互助。
大多数人学习茶的时候都是从兴趣开始,有的喜欢喝,有的从泡茶入手,有的从文化入手。所以学习的时候是一层一层的前进,整个学习过程是互相交叉的。很难看到进步,因为面太广。但是当你看到进步的时候,你已经比别人进步了一大块。这一大块就是一层,但就是这一层,用尺子去量长度而不是厚度的时候,差距就大了。在学文上,当比人家差了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想追起来就难了。因为它是慢慢积累而成。我的感受就是,永远在吸收,永远在长进。所以积累很重要,不能局限在某一块。
茗心体系要培养的不是简单的讲茶老师,培养的是中国茶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首先是践行者,作为一个践行者就没有止境。作为一个传播者,就要求你不仅没有止境,还要有传播的能力。学的很好是吸收能力,传播出去是运化能力。要想完成这个过程,就需要在双基的基础之上,赋予它灵魂,这灵魂就是茶文化。现在茶文化迎来了第四次高潮,大家已经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完善自己的生活而学茶,如果还停留在六大基本基础茶类,也不错,但是稍微有点可惜,可惜在真正的精华没有接触。有如入宝山空山归的感觉,所以我们有了后面的《唐宋茶文化》课程。
我们之前说到双基是两条腿,如果这两条腿没有大脑支撑,就没有灵魂。如何让茶整个有神韵,靠的是茶文化。这个神韵不是谁编出来的,从唐以前的积累,到唐朝开始,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华在茶中展现。既然我们有了宝山,有了机缘能够碰上,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也是很难得。我也希望大家很好的去学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