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学习的记录
(2020-06-13 11:20: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读后感 |
下面先说一说前一段时间听了俞正强老师的一个讲座的感想。俞正强老师在讲座中曾经说过(用我自己的话表达俞老师的意思):我们的数学课,就像画一个人,画一个人里面的有一些确定的东西,就是说画头一定要画在脖子上面,脖子一定要画在胸腔上面,脖子一定不能画在胸腔下面。这就是一个确定的东西。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怎么上都可以,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如果怎么上都可以,想怎么讲就怎么讲,那说明这节课一定是有的问题。也就是说一节课中有不变的东西。当然一节课中也有可变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把这个人画的白一点,可以画的黑一点,可以画的胖一点,可以画的瘦一点。但是不能把头放画在脖子下面,不能把脖子画在胸腔下面。这就是定和不定、变和不变。所以老师要把握好这里面的定和不定、变和不变的东西,这样才能上好课。
俞正强老师讲到:我们教对数学了没有?有的可能是对于一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想也没有想对,有的教的方法不正确。所以在数学教学教研的路上没有止境,每个老师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把数学教的对、教的更好。
下面再说一说刘善娜老师的《把数学画出来》这本书。
刘善娜老师在《画有何用》中指出:学生不喜欢画图的背后,是他们对数学画图的不熟悉、不熟练、无法掌控,是数学画图教学的不到位。学生要自己会画,就要从“看到”到“看明白”,再从“试画”到“会画”到“随心画”。画图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解决问题,来表征概念、表达个人思考、辅助数学学习,那么其本质上就是将自己思考过程显性化,让思维可视化。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通过画图,通过一系列图示手段,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我想刘老师讲的画图本质也就是画图的作用。
刘善娜老师在《怎么去画》还讲了一些东西。他说他想要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她想要改变数学画图教学的旧样态;她想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刘善娜老师对线段图的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线段图作为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载体,可以发现存有两大问题,一是图示基本用来作为教师分析的抓手,在课堂上“出现”过,并没有后续课时让每个学生尝试并学会绘制;二是纵使“出现”也是薄弱的散点,如五年级两个学期就没有出现过线段图,画图能力的培养完全没有形成一条线去进行进阶式的练习,学生对其只有“感知”,而无法变成“能力”为己所用。刘善娜老师指出了画线图教学的问题,我想有心的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改进。
刘老师还在书中讲了:线段图和直条图等是最能表示数量关系的图示;还讲了画知识结构树的策略;画推进式概念导图的策略;四格漫画绘制策略;连环画、绘本创作策略等。刘善娜老师的研究可谓宽泛。
从俞正强老师的讲座中,我发现,我们把抓住数学中本质的东西,要抓住数学教学中本质的东西,把握每节课中变和不变的东西,把数学教对、教好。从刘善娜老师《把数学画出来》中可以看到一些画数学的方法、策略,要学习其中的画数学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和应用。其实平时的数学教学是非常忙碌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本身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要完成的作业已经不少,所以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策略只能有机渗透,只能见缝插针的做。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数学变得有趣、让数学变得有意思,让数学变得好玩。
2020年6月13日11:20写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