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标签:
教育 |
分类: 随想感悟 |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了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平面图形的拼组》。这节课难度中等偏上,大部分内容学生易接受,但是这节课有难点。下面说说我认为的几个难点,我对这几个难点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难点1:练习一第5题。看下图。
分析:这道题学生在补墙时,有很大的难度,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在课本上画时,墙砖的大小不一样,有不少学生画的墙砖有大的有小的,所以补墙补的不对,结果就不正确。
解决方法:
告诉学生补墙时墙砖的大小要一样,可以用直尺大致量一量一块砖的大小,大约是2厘米(多一点),然后用尺子量出大约2厘米分一段,这样分的墙砖大致一致,这样墙砖的数量就准确了,所以缺8块。但是这题对于有的学困生老师讲了还不一定学会。
难点2:练习一的第7题。看下图。
分析:
我在讲评这道题时,以为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学生做起来不是这样。让学生自己先做在课本上,有的学生把左边的长方体和字都连线了,所以做的不够好。错误原因就是学生没见过此类题,学生不明白什么意思,不知道如何处理。
解决办法:
因为学生不明白题意,所以解决办法就是给学生讲清题意,题目是让学生怎么做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自然能做对。
难点3:练习一的第8题。看下图。
分析:
学生容易做错的原因就是没有空间观念,不能够把这个图形在脑子里折一折。
解决办法:
由于孩子没有这个空间观念,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做这样的一个学具,让学生折一折,多折几次,慢慢地学生脑子中就有了这个内容的空间观念。
通过上面的三个难点来看,对学生来说之所以困难,原因是学生不明白题意,或者就是明白了题意,但是找不到方法。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亲手做一做、画一画,就是让学生体验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就会明白了,理解就深刻一些。
2019年2月21日星期四17:00写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