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种子课——读《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的感想之一

(2018-01-26 22:28:1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后感

什么是种子课

                 ——读《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的感想之一

 

一、先介绍一下这本书。

《种子课——一个数学特级教师的思与行》这本书是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写的,写的就是俞正强老师关于小学数学的思与行。这本书是多年来俞老师智慧的结晶,本书展示了俞老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和探索,充分展现了俞老师的智慧,读后对俞老师佩服的更深,感叹于俞老师对问题思考的深入、理解的那么准确。本书分上下编:上编是:《种子课,生长的课堂》,包括第一章《什么是种子课》、第二章《如何上好种子课》;下编《种子课,为了每个人的生长》,包括第一章《感悟学生发展》、第二章《反思教师成长》。下面我们谈上编的第一章《什么是种子课》。

二、作者理解的“种子课”

本书“写在前面”中写到:“习惯上,我们把课按知识属性分为概念课、计算课等;按教学要求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而我则自主把课分为‘种子课’和‘生长课’。”(第1页)本书中还讲到:“(这节)种子课的意义,就是将数学知识植根于学生经验之中,这样,学生的所有经验就会支撑种子的芽进行生长。因此,种子课的特点是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刀磨透了,当然是费时一些,但后面就会省时间。”(第22页)本书第24页写到:“在这么多课中,怎么来判断哪一节课是种子课呢?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关键是从一个系统的角度来思考,整体把握一个知识块的前生今世及后延。这个过程一定有其发生的基点(知识与经验活动相连的关键点)、发展的节点(知识与知识相连的关键点),这些基点与节点可能就是我们的种子课,一定要对这样的课花力气,精雕细琢。这些课上好了,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模糊,并于非基点或非节点的生长课上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就不难了。”本书33页写到:“知识本身包含显性部分和隐形部分,如同一颗种子,有胚有芽,胚、芽不可分离,所谓有外有内。若将胚、芽分离了,芽虽然可以青一段时间,却终将萎去。这样,如果将内、外作为视角,有的课有外无内,有的课有外有内,为便于交流,我们将这种有内有外的课称之为我们前文所论述的种子课。种子课,以期一种生长的力量。”从上面的这些论述中,我们隐约或者清晰地明白“种子课”是什么样的了吧。

三、聊一聊作者论述“种子课”所举的例子

1、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谈“数学课,我们教对了吗”。这篇文章中谈到了“确定的”用数表示,“不确定的”用字母表示;文章中让我们认识到“用字母表示”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区别;文章还通过用阳光晒蕨菜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有像“阳光”一样的东西,是不能省略的。

2、通过《厘米的认识》、《面积的认识》谈“种子课,生长的力量”。俞老师先讲了“没有生长的重复”,我们应该做的是“用生长替代重复”、“以深刻达成简约”,俞老师谈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设计。

3、以《生活中的负数》为例谈“数学教学,我们缺在哪里”。俞老师讲到了不仅仅重视显性知识,更要重视隐形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可能缺少了教学隐形知识,这是需要改进的。

4、从五个方面谈“数学素养之数感与数感发展”,分别是:1、数字、位值、数级。(谈的是《20以内数的认识》、《百千数的认识》、《较大数的认识》)2、计数单位从“1”到“0.1”。(即从自然数到分数或小数。)3、从精确的一个“点”到近似的一条“线”。(即从认识准确数到认识近似数。)4、从确定的数到可能的数。(从确定的数到可能的数,即是从用数表示到用字母表示。)5、从数的绝对性到数的相对性。(认识新的数——正、负数。)

5、通过“单元实例计量与图形”谈“种子课”。认识了“计量单位的计数”和“计量单位的归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展现了俞老师独特的思考和见解)。”

6、通过“课堂实例《温度》”谈“种子课”。俞老师“借助生活,感知温度”、“分析比较,抽象成数”,引导学生“研究正数、负数与0”,俞老师用了一个典型的内容:“能不能试着用‘如果(   )是正,那么(    )为负’,来说一说呢?”使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俞老师对什么是“种子课”并没有下准确的定义,俞老师只是描述了“种子课”的样子,或者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种子课”是什么样子。虽然俞老师没有下定义,但是我们从俞老师的描述中感悟到俞老师要表达的“种子课”的样子。我们不仅仅知道了“种子课”的样子,我们还感受到了俞老师思考的深度以及俞老师无穷的智慧,这是我要不断学习的。

 

2018126日晚于县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