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看俞正强老师《鸡兔同笼复习课》课例的感想

(2018-01-12 13:16:08)
标签:

教育

分类: 随想感悟

观看俞正强老师《鸡兔同笼复习课》课例的感想

   昨晚和群友一块观看了《鸡兔同笼复习课》,我却是观看了两遍。

俞老师这节课是201712月在金华举行的一个级别很高的活动上的一节课。俞老师还是他一贯的风格,一支粉笔讲到底,整节课都是满满的思维含量,这一节课是一节很烧脑的课。这节课听得脑子有点累,但是听得过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

本节课通过一个例题,让学生回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种不同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深入比较、深入分析几种方法的联系和不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思维水平得到了提升。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妙语连珠;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顺势而为、积极评价,充分展现了俞老师的智慧。课后斯苗儿采访学生,学生评价俞老师:聪明绝顶、幽默风趣、才智过人、能和学生活动、能够理解学生的心思,我想学生的评价是对俞老师最高的褒奖。

通过这节课,我也有另外的思考。

1、数学课没有固定的模式。

前几年,我们市研究了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教学策略(时间比较早了),当时有些领导要求课堂达标什么的要求按照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要有,并且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合理。我想当时的这三种课型的教学策略适用于还不太会上课的老师学习,其实要是课堂教学很熟练了,就没有必要生搬硬套。俞老师的课给我们很好的证明。俞老师的这几课只讲了一道题,没有练习环节、没有检测环节,但是俞老师的课上的有深度,上的很有思维含量,学生在这堂课上认识和能力有飞速的提升。所以一节课并不需要符合一定的模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灵活掌握,不能生搬硬套。

2、好的课堂一定是像在聊天,孩子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听过不好名师的课。发现名师的课就是和孩子聊天。聊着聊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聊着聊着,教师就让学生勇敢表达;聊着聊着,学生的认识和能力提高了。简直就是像那句诗一样——“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能力在于名师的思考、探究和积累,并非一日之功。这一点应该是每个老师要学习的。

听俞老师的课感想很多,发现自己离名师的距离还有比较远的距离。希望在名师的引领下渐渐进步,渐渐成长。

 

2018112日中午于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