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公开课《倒数的认识》后的感想
(2017-09-20 20:56: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随想感悟 |
执教公开课《倒数的认识》后的感想
今天(2017年9月20日)早上第一节课,我在临沭县第三实验小学录播室执教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我感觉上的还不错,学生表现也还算可以,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整节课,徐校长、刘校长和教务处数学组领导全程听课,六年级的全部数学老师和这学期新来的数学老师也全程听课,我感受到了三实小浓厚教学研究氛围、学习氛围。准确地说我们这些新来的数学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叫“诊断课”,这诊断课是从高年级开始到低年级结束,我是这次“诊断课”活动的第二个讲课的老师。因为“诊断课”听课的老师也非常多,所以我也称之为“公开课”。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一说我执教的这节课。
一、这节课的准备
关于这节课的准备分为两个时间段,上周日决定选择讲这一课,搜集了有关这节课的有关资料,初步设计了教案和课件。星期二晚上理顺理顺思路,准备好教学用具(用于板书打印的带字纸)。这样今天早上第一节课就如期地执教这节课。我在准备教案时,也是简单地理清思路,我设计的教案如下: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与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谈话导入新课
由贴“倒数”两个字(倒贴倒了),让学生说贴倒了,引入课题。
(二)生成本课要研究的大问题。
让学生回答:你看到“倒数”两个字,你想研究有关倒数的什么知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调控生成两个大问题:1、什么是倒数?2、怎么求倒数?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什么是倒数?
学生自学课本,学生研究什么是倒数?学生汇报,师生总结。
2、怎样求倒数?
学生自学课本,学生研究怎么求倒数?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设计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生共同总结。
课件展示了课本的两个学习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倒数)的幻灯片(图片),还有四张练习题的幻灯片和一个总结的幻灯片。
二、执教后的感想
执教后,我对我自己的评价:还行。如果满分100分的话,我给我自己打得分是90分到93分之间。更让我感动的是几位老师对我的评课。首先徐校长评课,说了一两个优点,然后说道:这节课认识倒数重要的是认识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课上重点和学生一起认识、理解“互为倒数”中“互为”的意思,我想关于这个问题我处理的还不够到位);这节课可以多设计练习题(我这节课准备了4个幻灯片的练习题,因为最后要留出10分钟的评课时间,这30分钟的课只和学生们处理了2个幻灯片的练习题,明显练习题有些少)。然后教务处孙主任评课:孙老师讲了几个优点;然后说教师的语言有些随意(其实备课时,我只设计了整体思路,备课时并没有设计什么时候讲什么话,很多的部分是课堂生成,所以显得教师语言随意);接着又说教师有口头语,说“那”比较多(平时没太注意这个缺点,因为备课时并没有设计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靠的课堂生成,我语言贫乏或反应慢时就会说“那”,这应该是原因。孙老师直言不讳的指出缺点,可以看出孙老师并没有复杂的思想,真正为了教师能够成长真诚指出缺点,着实让人感动)。然后教务处的李老师讲了很好的一两点。
我觉得评课的老师讲的都很好,这些优点要继续发扬,缺点要改进。关于这节课,关于以后的课堂教学,我想我要做好以下几点:
1、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精心、高质量地备课。
2、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有趣,去掉口头语。
3、进一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4、进一步让“小老师”的参与教学。让小老师能够运用五句话:“大家请听我说。”“我认为……”“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谢谢大家听我的分享。”让当“小老师”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回答问题、交流问题习惯。
5、如果再遇到这样讲课30分钟的情况,我要尽力做到这节课所有设计的内容都展示完,不再出现部分教学过程(课件)省略的情况。
一节课的时间,这节课就上完了。上完课后,我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我非常高兴能在三实小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成长。
2017年9月20日晚写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