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

(2017-07-20 18:36:5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后感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感

 

 假期最近几天,我又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中有几点特别引起了我的思考,所以特此写下来便于分享交流。

(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页:“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4页:“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形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通过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上面的语句,我们不难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数学需要“模仿与记忆”、“认真听讲”、“接受学习”,当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不能只是这些,还有其他的“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等。不过我们能够从比较中也发现了“模仿与记忆”、“认真听讲”、“接受学习”的重要性。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是需要模仿记忆的,这不能回避,不能避而不谈。教师在上课时有些知识就是那样规定的,有些知识是不能经过学生发现的,这样的知识就需要教师直接讲解,学生就需要接受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坦然面对了这样的问题,正如在数学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有一点走偏了,现在马上改过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的来说,制作的比较理性的,比较尊重事实的、比较客观的。

 

(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46页:“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其实这句话讲的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这便是素质教育;“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便是应试教育。作为教师需要掌握的是“训练的度”和“训练的方法”,这需要教师的动脑思考、有责任的操作,不能是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重复的练习。但是不能因为“应试教育是机械重复的训练”而就不敢让孩子做练习了,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要关注“训练的度和训练的实效性”,并不是不练习,以至于一谈到“练习”就色变那就也不好了。

 

 当然,《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好的理念还有很多,我仅以以上对我触动很大的两点谈了我的感受,算是我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读书感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