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 |
全国465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超过300场
371个剧团全年无一场演出
2006年全国2866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49.3万场次,比上年增加5.1万场。
木偶舞台艺术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
从剧团演出场次,全国有465个剧团全年演出超过300场,占剧团总数16.22%;有436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在200-300场,占剧团总数的15.21%;有823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在100-200场,占剧团总数的28.72%;有520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在50-100场,占剧团总数的18.1%;有251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在1-50场,占剧团总数的8.76%;全国还有371个剧团全年无一场演出,占剧团总数的12.94%。
分级别看。中直剧团16个剧团(含中央其他部委直属剧团),除一个团没有演出外,其他15个团均有演出,大多数(12个)团全年演出场次在50-300场,只有3个剧团全年演出超过300场,占剧团总数的18.8%。全国省级223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主要集中在100-200场,共有70个团,占省级剧团总数的31.39%。全国地级808个剧团,全年演出场次同样集中在100-200场,共有266个剧团,占地级剧团总数的32.92%。县级1819个剧团,剧团全年演出场次主要集中在100-200场,有483个剧团,占县级剧团总数的26.55%。全国演出超过300场的465个剧团中,县级剧团最多有316个,占68%。而全年无一场演出的371个剧团中,同样是县级剧团最多,有266个剧团,占无演出剧团总数的71.7%。无演出的主要原因是剧团管理不善,财政投入连人头费都不能满足,加上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又无资金和人才支撑创作新节目,是剧团只能维持,不能演出,发挥其应有的教化作用。
分剧种看。全年演出超过300场的剧团中,豫剧团最多,有46个团,占总数的9.9%。其次是越剧和秦腔剧团,都各有38个团的演出场次超过300场。在全年无一场演出的371个剧团中,其他剧种剧团最多,有55个,占总数14.8%,晋剧次之,有31个剧团无演出,占总数的8.4%。
从剧团演出场次分析看,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每个剧团都应该有紧迫感,剧团应该加强管理,调整人员结构,引进人才,加大艺术创作力度,多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吸引观众,以文化人,使剧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李建军)
2006年,上海市推出新创作品(含国外剧目、曲目首演)总共为170项,是近年来参加国家级艺术赛事剧目较多的一年。全年剧目的创作和修改加工任务围绕着国家舞台精品剧目评选、第三届全国昆剧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全国地方戏(南北片)汇演、全国歌剧舞剧音乐剧优秀剧目展演、越剧艺术节等重要艺术活动展开。参赛剧目有:京剧《廉吏于成龙》,昆剧《一片桃花红》、《邯郸梦》,越剧《玉卿嫂》、《赵氏孤儿》,舞剧《天边的红云》,芭蕾舞剧《花样年华》,歌剧《雷雨》,中篇评弹《凭什么相信你》等。这些剧目都有较好的艺术质量或较大的加工潜力。从已经完成的艺术赛事来看,参赛院团都能认真准备,全力以赴,完成情况和质量较好。年初制定的创作规划也能正常推进实施,全年投排上演的新剧目还有:越剧《虞美人》,话剧《牛虻》、《快乐复活节》、《情书》、《红星照耀中国》,民族音乐会《上海回响》,淮剧《千古韩非》等。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文广电局共同举办的“2006年上海新剧目评选”成为2006年推进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平台。经过广泛发动,市、区级文艺院团和部分社会艺术制作单位的37台大型剧目、17部小戏(含音乐作品)报名参评。首轮评审后,15台剧目入围优秀剧目的选拔,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上海近年来文艺创作的特色以及在制作体制上进行的有益尝试,作品上演后大多获得社会和观众不同程度的良好反响。最后,有5部作品获得优秀创作奖。
但在创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前期策划不够周密,在题材选择和把握上出现的疏漏,资金投入后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合作项目上缺少与外方的沟通,以至造成艺术质量的失控。
鉴于此情况,建议有关职能部门根据目前的体制和各单位的创作状况,进一步理顺管理程序,加强指导和调控,尤其要关注剧目的艺术质量问题,使本年度各项创作活动取得成效。(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印上海市文广电局计财处
200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