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25日周评--向上突破不可逆转

(2016-06-25 17:08:48)
标签:

大盘

股票

买点

软件

分类: 谈股论金
        先来回顾一下上周的周评观点,上周的观点认为本周会是一个先抑后扬的格局。而事实上,本周二虽然大盘进行了一次放量回调,但是调整的幅度并不大,沪市连30日线都没触及。周三大盘走出反包阳的强势局面,可惜周五由于英国留欧失败,在外围影响下,大盘被迫再次回调。
        我以为,由于周二的回调不够彻底,所以周五大盘再次出现回调并不是坏事,一方面主力利用英国脱欧再度挖坑洗盘,一方面场外资金利用回调获得进场机会。
        受脱欧影响,昨晚欧美股市开盘大跌,到今天的收盘情况是这样的。
6月25日周评--向上突破不可逆转

        看上去很吓人,但是在意料之中吗?但凡有一点点炒股头脑的人在昨天下午都能预料到欧美股市晚上要补跌,也能预料到下周一A股肯定会受影响低开,但是为何昨天下午走势依旧这么坚挺?很显然,逢低买盘在积极介入。
        我在周五的早评里谈到“预计今天早盘A股受外围消息刺激出现震荡的可能较大。我以为不管是向上震荡还是向下震荡,最关键的还是看量,有量涨跌都是好事”。目前行情处于震荡末端,方向选择就在眼前。选择方向无非两种走法,一种直接向上,一种先下蹲后再拉起。两种走法都可以接受,但是核心就是要放量。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周五两地全面呈现放量,突破的基础已经具备。
        由于欧美股市昨晚重跌,不少人又开始担心后市了,我注意到一些之前还很乐观的大V也开始发出下半年能看到3400一线就谢天谢地的谨慎论调。对此,我又是不以为然。没错,昨晚欧美股市看上去是有点吓人,但是我们只看到了昨晚的下跌,却忽略了前几天欧美股市赌脱欧失败而引发的上涨。我们来看一下周K线,道琼斯工业指数上周的跌幅是1.5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周跌幅是1.92%,很多吗?最搞笑的是脱欧失败的英国的伦敦金融时报指数上周的表现是上涨1.95%,真的是皇帝不急急太监了。而同期上证指数上周的跌幅为1.07%。所以我们只要把趋势放大来看,脱欧不脱欧只不过是金融市场上一个短期的事件而已,并不会对市场自身的走势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很快会摆脱英国脱欧的影响,重新进入到自身的运行轨迹中来。
        昨晚欧美大跌对A股有没有影响,前面已经说了,会有一定影响,会造成下周一A股低开。低开后你会想到什么?毫无疑问,又是机会。如果说上周五的单针探底不够保险的话,那么下周一低开后再收一根阳线那就相当保险了。
        从技术面来看,目前创业板和深成指的60日线已经与半年线粘合,下周二上证指数的60日线也将与半年线粘合。而目前三大指数均处在半年线的附近,同时其余的短期均线也均在指数附近,这就给大盘创造了一阳贯穿所有均线的绝佳机会。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目前创业板和深成指的5日均量已经上穿10日均量,5周均量也已上穿10周均量,上证指数虽然较弱,但是下周5日和5周的均量也有望分别上穿10日和10周均量。所以反击的条件已经形成。
        目前的问题在于,突破是下周一还是下周二?我个人以为下周一如果能够低开后做一根阳线进行铺垫,下周二再进行正式突破效果应该会更好。我做了一下推演,如图
6月25日周评--向上突破不可逆转

        如果上证指数能够在周二放量突破2933的前颈线位,那么吃饭行情就算是正式启动了。
        也许有人会问,我怎么就这么肯定大盘会向上突破?难道就不会向下突破了?我只想说,对于底部的判断我一向是认真的。自2007年来写搏以来已近9年,不论是1664点,还是1949点,还是2638点,每一次的底部判断本人都是旗帜鲜明,没有错误过。之前没有过,这次也不会。
        既然大盘的走势已经分析清楚,那么我们要关心的就是参与什么板块和个股了。我以为,毫无疑问,重点关注的仍是创业板,而板块方面最需要关注的仍是次新股,次新股自5月初重点推荐以来我从没放弃过,而且还将越走越强。
        本人在人人积金开设的微基金在本周市场动荡之际依旧稳定维持30%以上的收益率。
6月25日周评--向上突破不可逆转

        吃饭行情即将开启,感觉对自己对行情把握能力信心不足的朋友们,我以为你可以加大投资力度了。参与方法很简单:APP或微信搜索“人人积金”即可参与。
        ​祝大家七月投资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