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扛活生活,把父亲养的高高大大,腿长臂壮。
父亲的第一个辉煌应该是参加游击队(也说叫武工队的)之后。
父亲健在的时候,从来不向我们诉说他这段历史,我们姐妹弟兄也仅仅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了一点点。有一次我老是鼻子发干并出血,每出一次就要用凉水冰额头,或用棉花塞鼻孔,非常的难受和别扭,几次之后,我就抱怨,人家怎么不破鼻子啊,就我。父亲听到后就说,他也破啊,他打仗行军的时候也经常破鼻子,每一次也就是在小水沟边洗洗,赶快去跟队伍。可惜那个时候无知,不知道随后紧跟问一些他的故事。直到他老的不能表述自己言语的时候,我忽然后悔起来。
在父亲去世的那几天,比父亲小十多岁的姑家表哥才向我们断断续续讲起一些父亲的往情,据他说,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带他玩,问他“我能一枪把咱家这颗树苗打断吗”,表哥似懂非懂的说,不能,父亲接着拿出枪,照着小树苗就是一枪,小树应声而断,爷爷听见后把父亲一顿臭骂。据表哥讲那棵树苗离他们很远。表哥侄子也告诉我说,他在我们家借宿上学的时候,父亲曾说他打仗那会,敌人的子弹从没打着过我,因为他跑得快,跑起来一步能越好几个地瓜沟。我知道老家的地瓜沟都比较宽,好几个地瓜沟应该两米多吧。表哥和表侄讲的这些都无从考证,但我总算听到关于父亲是神枪手和优秀游击队员的一些故事。
八十年代中期,哥哥再给父亲寻找办理离休证明的时候,一位给刘炬(1938年参加抗日救国军,1947年任临中县委副书记,1948年任临西县委书记,1948年10月后任临沂县委书记。1952年调中共西南局,1956年调四川成都量具刃具厂任党委书记,1963年调国家经委,70年代初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司令部,离休后住在北京。)做过勤务员的老兵讲,我父亲进刘书记的办公室从来不用打报告,他说我父亲那个时候特傲,腰里别着双匣子枪,进县委大院从来不正眼看他们这些勤务员一眼。我想这个说法应该是真实的,因为父亲一生孤傲,清高的气质伴随他一生。老兵的这句话,也从刘炬将军给我父亲写的证明信里(后话),证实了父亲确实是那个时期非常优秀并深得领导赏识的一个人才。
如果事情的发展按咱们现在想象的顺序发展的话,父亲的前途应该是很光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