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三宝”
陆琴华
我眼中的夏日“三宝”,是苦瓜、绿豆和马齿苋。
苦瓜又名凉瓜,属于葫芦科植物,之所以“凉”,是因为叫苦瓜不好听。其实这一“凉”就“凉”出了苦瓜的药用功能。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滇南本草》也说苦瓜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人吃五谷杂粮,上火是难免的,问题是有“火”怎么办?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这里的“火”可不能用水来浇灭,只能用“苦”来抹平。苦瓜苦,无论热炒或清炖,无论煲汤或凉拌,都可以收到“灭火”的功效。一代伟人毛泽东,自认为是个命中吃苦的人,夏日里更爱吃苦瓜。火气大,不是伤人就是伤己,吃了苦瓜就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作家汪曾祺不爱吃苦瓜,可是一旦吃了同学为他准备的苦瓜,竟然由苦瓜联想到文学创作的问题了,说:“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苦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口苦能为偈,心清志方操。”苦瓜看似平常,可是人们一旦与苦瓜结缘,自然就有苦尽甜来的美妙。
李时珍说:“绿豆,处处种之”,认为是“济世之良谷”。绿豆虽然不能跟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可以大面积种植,可是乡下的田边地头等之类的零星地常常能见到绿豆的身影。从种植上来看,绿豆似乎是小家碧玉,在人们日常生活里却处处少不了它。心灵手巧的人能用绿豆做出各种各样的绿豆食品,比如绿豆糕、绿豆粥、绿豆沙、绿豆饼等。苦瓜春天下种,夏天就可以采摘。绿豆是豆物类当中的一种,可以跟红豆相提并论,它也是在春天三、四月下种,到了秋天才会有收获。平时我们见到的绿豆应该都是上一年收下来的,在炎热的夏天,忙碌一天的人们,口渴难耐,要是能喝上一碗断了热气的绿豆汤,或者绿豆茶,解渴解热,无疑是人间珍品。我小时,到了夏天,还没有多少解暑降温的食品,也就是没有雪糕,没有冰淇淋,甚至冰棒也不是天天有。绿豆茶呢?就成了我们乡下人主打的降温解暑之物。一大早,我们还没有起床,妈妈就烧了一大锅绿豆茶,等到中午爸爸妈妈从地里回来了,身上的汗还在流,披在身上的衣服也还继续被汗水打湿,这时的绿豆茶早已断了热气,就有了用武之地。爸爸妈妈各自舀一碗来喝,心满意足,用手抹一下嘴,说:“好爽啊!”那爽,不仅表现在肌肤上,还表现在五脏六腑上。绿豆绿绿青,阳光雨露生,爸爸妈妈的疲劳饥渴,顿时烟消云散,似乎也年轻了不少。
“苦苣针如刺,马齿叶亦繁。青青佳蔬色,埋没在中园。”这是杜甫《园官送菜》的诗,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马齿苋的喜爱之情。每年夏季到来,不论天干地旱,不论土湿壤潮,还是瘦瘠肥沃,都能见到马齿苋的踪影。“药苦人吃是治病,野菜人吃是活命。”以前在乡下时,到了夏天,爸爸妈妈会做马齿苋包子给我们吃,那不是治病,更不是活命,而是把马齿苋当做一种菜蔬做给我们吃好下饭,因为小时的我们嘴可叼了,不可口的饭根本不上嘴。瞧着那鼓鼓的包子,咬一口,柔软、滑溜、清爽,面香,油香,还有马齿苋那特有的清香一齐扑入鼻端,立马有了食欲。就是现在住在城里的妻子也会时不时把洗净的马齿苋放在沸水里焯一下,做凉拌马齿苋让我换换口味。一开始,那蔫了吧唧的马齿苋堆在盘子里,妻子还担心我提不起兴趣,就说马齿苋是长寿菜,是长命菜,吃了不得病,还能延年益寿。说完,她就笑嘻嘻地把捣碎的蒜泥拨拉在马齿苋上,我夹一口放在嘴里,那马齿苋如上了润滑剂似的滑溜溜,爽歪歪,夏日的闷热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夏日,气温高,湿度大,不少人食欲不佳,以至于出现了“苦夏”使身体消瘦的现象,如苦瓜、绿豆、马齿苋这“三宝”能如影相伴于人们生活中,就有可能避免“苦夏”。
https://yizhuangdzb.bjd.com.cn/ycsb/mobile/2023/20230726/20230726_m.html?v=1690355940632#page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