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东台日报》发《用文字记录妻子》


用文字记录妻子
陆琴华
我没统计过,在我已经发表的一千多篇文章里,有关妻子的文字应该不少。比如《关心天气》《我爱上了当小贩的妻子》,以及后来的《情意女红》《荒睡》等。有人说,两人朝夕相伴、耳鬓厮磨,日子早已寡淡似水无味,哪里有那么多事啊?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天仙配》里一段唱词。我结婚没几年,因为生活所迫,跟其他人一样南下打工。有人进工厂,在流水线上熬时间;有人做买卖,在生意圈子里度光阴;我有学历,有文化,就在千里之外的一家民办学校教书。一切的一切都得妻子上前,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就是“里里外外一把手”。那年一过年,我在城里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办完购房手续,我就上学校了。等到暑假我回来了,妻子带着孩子已经搬进去住好长一段时间了。一天,我下楼到库房里找点东西,有位阿姨突然跟我打招呼,问我:“这是你家的库房啊?”我点点头。阿姨说:“你媳妇比劳动力还能干。”阿姨嘴里的劳动力就是指那些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我还没来得及问为什么,阿姨接着告诉我家楼房装修的事。沙子是妻子一袋一袋背上去的,水泥是妻子一袋一袋扛上去的。我家那层楼后面伸出一米多的沿子,别人家装修了,顺便把沿子用不锈钢板围起来,妻子也这样做。可是在厨房的后墙壁上要劈出一个门才能让围起来的那个沿子发挥作用。找人劈出一个门要一百块钱。妻子心疼一百块钱,到工地上借来钢钎和大铁锤,自个劈门了。讲完我家装修完房子的事,阿姨总结说:“别人家再怎么节省都得万把块钱装修,你家最多也就是花个料子钱。”我不在家,没亲眼见我家房子装修的事,也没听妻子跟我说我家装修的事。
那个时候孩子都住校了,不缺生活费,一般不回来。来到城里的妻子,没有具体职业,干起了贩卖青菜萝卜的活儿,常常天不亮就来到农贸市场批发青菜萝卜。生意场上有十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说法。妻子贩卖青菜萝卜是小本生意,批发来的青菜萝卜得当天处理掉。隔夜菜就成大路货了,再便宜都没人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风雨无阻是妻子的必修功课。比如学校要开什么家长会了,妻子要么不去,要么请别人代替。
结婚,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两个人可以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忙家务,还可以同吃同住,既可分享家庭的温馨,也可分担家庭的忧愁。而妻子常年劳累,曾经一头乌黑的秀发白了,也稀了;曾经跟圆规似的两条细腿也粗了;曾经跟柳条一样柔软的腰板开始酸疼了。每一次回到家里的我都明显地感觉妻子又比过去憔悴了不少。一次,我把从学校里带回来的福利朝客厅里一放,孩子欢天喜地,夸我在民办学校教书就是好。我对孩子语重心长地说:“我常年不在家,没有对你们做什么,都是你妈一手把你们拉扯大的,要感谢就得感谢你妈,要夸赞就得夸赞你妈!”我指着厨房后墙壁的那个门,继续对孩子说:“那时我们没有多余的钱,是你妈亲手劈开这个门。”孩子一时无语,上前,把自个手里拿着的好吃的东西塞到妻子的手里。
月圆的时候少,月缺的时候多。我们跟这月圆月缺一样是聚少离多,可感动不少,我用文字把妻子在家的点滴记录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http://digital.dtxww.com/Article/index/aid/733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