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第10课听课心得:《做一个和孩子并肩的人》
(2020-11-20 11:21:37)
标签:
育儿初中优悠 |
分类: 优悠妈育儿日记 |
《做一个和孩子并肩的人》
时间飞梭,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也以期中考试为自己的上半学期画上了一个分号。
期中考试对于孩子来说是结束了,但是对于家长们来说,却迎来了一个高潮。各自分析着孩子在班级,在年级的段位,正如孙老师在第10节课《理解层次解决教育方式》中讲到的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这应该是避免不的了。不知道是玩笑还是真的
,听到家长们讨论自己知道的期中考试后孩子轻则被责骂,中则被单打,重则被双打。听完除了心疼孩子,也在心疼家长。责骂或者动手,好多时候应该是家长自己对自己内心无力感的发泄,也许他们知道责骂或者殴打孩子是不对的,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去对待这件事情。
非常高兴的是学校和孙老师及时的给大家带来了《理解层次决定教育方式》这节课,加上我们班有爱的杨老师在考后及时给大家送上来的一封信,帮大家把心中绷紧的那根弦轻放了一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也知道了该如何接受成绩,接纳孩子,做那个和孩子并肩的人。
考试很必要,让孩子阶段性得对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一个检测和总结,了解自己的吸收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方法。让家长自己的孩子有个了解,在家庭教育中随时进行微调,抓住每个阶段的陪伴重点。
而每次考完试成绩只是个参考,仅仅只是对前阶段学习成果的验收。我们要关注的是成绩背后的那些:
1.分析丢分的题目,错误原因是什么?解决方案是什么?
2.整理错题,通过“三刷错题”的方法把错题解决掉。如果还是理解不了,可以进行类比法,分解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孩子可以理解程度的简单问题理解消化,再进行合并解决。
3.抽象问题具体化。如果问题过于抽象,可以在生活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实物或现象进行类比,以可视化的、具体化的方法为孩子慢慢建立抽象化思维,帮助孩子解决抽象问题。
4.举一反三。孩子经过反复理解的问题,可能列举同类事例进行进一步消化,以举一反三的方式达到触类旁通的能力。
人一生的路很长,学生时代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这是打地基的阶段,也是建立自信,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理解层次除了决定教育的方式,还能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的为人处世的能力,孩子的人生格局,相信我们都愿意做那个与孩子并肩的人,陪着孩子一起让自己努力成长。
前一篇: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