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选择权矛盾育儿 |
分类: 新浪首页及新浪亲子推荐博文 |
跟群里的姐妹们聊了会,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育儿问题,其实也不能算是问题,只是妈妈的要求不一样,就会把孩子达不到要求的地方视之为问题。想想自己小时候,父母是多么的省心,可是再想想自己小时候,父母吃完饭要不出去地里干活,要不在外做生意,那有时间看我们淘气,撒娇。偶尔有个撒娇的时间,看着父母疲惫的样子也不忍心,那时6岁以前也不用上学,整天跟村里小孩在外面疯玩。所以不能总是拿现在的孩子跟小时候的我们做对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现在父母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主要是指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孩子能到多少字,能背多少诗,能算多少题,等等。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时候还是很随性的,心情好了可能说什么都会开心的接受,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在外面翻爬滚打。我也曾经遇到过优悠同学在外面哭闹的场景,一开始觉得很没面子,尤其在人多的时候,心情会烦燥,跟他说话更不客气,可是这样只会让问题更复杂,使孩子更“无赖”。“对付”孩子还真是有很多学问,育儿路上的学问更是多,我跟着儿子也在慢慢的摸索之中,其实育儿,与孩子相处的这套思路照样可以用到我们平时与人的相处之中。
其实育儿就是在父母与孩子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找出一个折中的,你开心我乐意的办法把问题解决了,不会伤害你也不会伤害我,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父母,给我们出新的问题,提升高度,增加难度而已。
所有的问题解决之前,必须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让他很乐意接受与你进行“谈判”,达成最后的协议。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点点滴滴的积累,心与心的交流,跟儿子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下学回家的交流。
我经常会问他:“今天在幼儿园里有什么开心的事?”“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什么了?”“今天交了几个好朋友?”看到这几个问题,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在那看到过,呵呵,这还真是从网上学到的,不过这几个问题真的很经典,每每问到这些,优悠就会给我说很多,在增强他记忆的同时,也在培养他的语言组织能力。
2.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的过程中,除了让他获得乐趣外,还会有肢体上的接触,玩的开心的时候我经常会抱着他,然后两个人一起开心的大笑,他也从中体会到他在妈妈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心情也特别的好,做什么事情也会特别的开心,也很乐意接受大家的建议。
3.亲子阅读。
提到亲子阅读,好多妈妈应该都有过,可是坚持下来了吗?这是件长期坚持的事情。亲子阅读的过程,不只是让孩子接收知识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绘本的特色特色,孩子会接收到很多东西,亲子阅读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书,可以让孩子养成很多好的习惯,最近优悠同学在阅读的书有《不一样的卡梅拉(全六册)》《神奇校车第一辑(全11册)》《小熊布迪亲子阅读绘本(全八册)》、《大象小不点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精神的心灵成长绘本》,这几套书都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让孩子从中学会很多东西。最主要的是现在我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说个笑话,平时都是我给优悠讲故事,读绘本,他从来不给我讲,有时要求他也不讲,我想着他可能不会吧,去年国庆的时候有个朋友从外地回来,到家后优悠就非常兴奋的把他的书搬出来,然后把书发给朋友,自己开始当起老师来,让朋友自己看着书,他开始一页一页的讲了起来,我一听,偶的神,一字不差的跟我当时讲的语气都一样一样的,讲完一本又一本的,朋友当时惊呆了,以为优悠认识那么多字,我当时也没说什么,事后偷偷告诉朋友,不认识字,只是平时我讲的他都记住了,我知道平时自己的功课没有白做,孩子已经吸收了,只是他不愿意把妈妈讲给他的故事再讲给妈妈听而已,最近晚上的亲子阅读他总会给我提出条件,“妈妈,你给优悠讲一个故事,优悠就只给你讲一个,你给优悠讲2个,优悠就给你讲3个,你是想听一个呢,还是3个?”呵呵,学会了,把选择权丢给了我。
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解决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难度就是降低一些,当然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不是一味的用家长的气势压他,也不是用威胁的口气去管教他,更不是用“软弱”的态度去屈服于他。
对于优悠同学,我用过最硬的办法,没能解决问题,用过最软的办法,他以为我好欺负,最后发现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软硬兼施的办法最管用,但是我不会常用,偶尔特别无奈,又没有时间冷处理的时候会用上。
最近跟优悠的周旋中我又学会了一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做主。平时他看电视或者讲故事,记得有天晚上要求我讲4个故事后,还不肯罢休,其实只是想多些时间跟我一起亲近,因为最近陪他的时间太有限了,结果就没完没了的让讲故事,这样也不行呀,眼看着10:30了,早该睡觉了,我就告诉他,这第5本书可以讲,不过只讲5页,要不就不讲,你自己选择,他最后同意讲5页,自己选择的答案自己就得遵守。还有看电视的时候,有时他总是没完没了的看,我就告诉他,再看3分钟还是5分钟,你自己选,看完了自己关电脑,然后他想想,就会选择5分钟,然后让大家监督他,但这时他往往会提出他的要求,比方说时间到了,不看了,妈妈给讲故事什么的,我都会答应他,这样也让他转移注意力。他就会遵守约定,很开心的看完5分钟。
前天晚上正在打算睡觉,听到他在哭,过去问他怎么了?原来他想吃香肠,奶奶跟姑姑说没有了,他就哭起来了,我过去把他抱到怀里:
是不是特别想吃香肠?
嗯,特别想。
那妈妈带你去看看有没有?(明知没有)
好的。(然后抱着他打开冰箱门)
有没有呀?
没有。
那怎么办?
去买(哭着说,好可怜的样子)
好,那优悠陪妈妈去买,不过天黑了,妈妈会害怕,如果碰到坏人,优悠保护妈妈。
那优悠不吃了,改天再吃。
很轻松,自然的把问题解决了,孩子情绪也没有了,带着愉悦的心情睡觉了。我也心情很轻松的去睡觉了。
看了这个例子好多妈妈应该能想到《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听》,不错,这个方法也是我看了这本书才悟出来了,先说出孩子的感受,然后引导孩子去解决。这本书上讲到: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当然以上种种只要在孩子不违背原则问题的情况下,妈妈们还是可以试着用平和的心态去解决,当涉及原则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阵地,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说不可以就不可以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的,孩子还是很聪明的,知道那些事情该向妈妈挑战,那些事情要乖乖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