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2011-08-30 16:33:23)
标签:

育儿

布奇

幼儿园

猜猜我有多爱你

分类: 新浪首页及新浪亲子推荐博文

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8月底,马上进入9月,这两天群里妈妈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孩子入园的问题,还记得去年优悠入园前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我们全家人讨论最多的话题,不过最后优悠还是很顺利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入园的前三天表现很好,第四天的时候进教室的时候哭了一会,最后下午接的时候还是很开心,最后除了偶尔的生个小病,还有太爷爷生日的时候休息了一周外,一直坚持上,尤其开春后第二学期,基本没有休息,也就是说上学一学期后,体质也提高了不少,生病都很少了。

总结下当时的情况,如何能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种:

1.提前上亲子班,接触大环境。优悠是4月份开始上的亲子班,每周六下午45分钟,家长陪同,大多时候是妈妈我陪着去,主要是做一些亲子游戏,互动,随着时间的深入,慢慢的会让孩子自己活动,家长只是在旁边偶尔的参与下,这样可以让孩子心里上有个接受的过程,亲子课一般也会比幼儿园的生活更有趣些,时间短,内容多,所以孩子很快的就会喜欢上这样的生活

2.给孩子找些幼儿园相关的书籍或者视频进行学习。记得我们当时有布奇乐乐园的《明天我还要上幼儿园》,那段时间优悠对布奇乐乐园也比较感兴趣,每天都会坚持看碟和书,布奇的这套书和碟对他的影响很大,看完后我们总是会告诉他幼儿园有多么的有趣,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师可以给讲故事,做游戏。

3.不要用幼儿园吓唬孩子。有的家长孩子在家不听话的时候总是会告诉孩子: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有多么多么的害怕什么之类的话,这样从心理上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从心理学上来说:提前给孩子打下了幼儿园如何不好的预防针,这样,想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就很难了。

4.入园前段时间多跟孩子进行交流,多读一些亲子感情方面的亲子绘本或者书籍,让孩子有安全感,知道上学不是被家长“抛弃”,只是生活的需要。我们曾经讲过《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口袋的吻》,还有好多被我这个木鱼脑袋都忘记的差不多了,呵呵,不过这些书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当时来说,每每跟优悠看的时候他都表现的那么的专注,那么的认真,对感情细腻的表达让他在心理产生了不少安全感。

5.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实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大多是对家长的考验,通过去年优悠同学的入园来看,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强好多倍,所以大多时候是家长自己适应不了,总想着是孩子不适应,所以总是会流露出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入园前家长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跟孩子一起去适应。

6.入园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带上喜欢的玩具或者玩偶,让他感觉到心里很踏实。因为刚入园孩子没有朋友,也不认识小朋友,跟老师也生,所以可以带个他平时在家比较喜欢的玩具或者玩偶,我们当时给优悠带了布奇玩偶,他特别的喜欢,带着布奇上学的时候那个开学,第二天再带了一次,第三天的时候自己就不带了,因为他认识了小朋友,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了。这个玩具或者玩偶帮他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7.送好孩子后马上离开教室周边。不要在教室门口逗留太长的时间,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周围的环境, 而不要一直在追随家长的身影。

8.接孩子的时候不要太晚。条件允许的话要让孩子第一眼看到你,不要期待太久。记得去年接孩子的时候,家长去的晚的孩子可怜的,看到其它同学的家长都来了,就会表现出不安的情绪,甚至会哭,他的心里也许妈妈不要他了,所以不要让孩子期待的太久,以最快的速度让孩子下学见到你。所以去年接优悠下学会出现家长疯跑,像抢孩子一样的,吓死我了想当初,总怕自己小小的身子被人流淹没了,见不到我亲爱的儿子了。

9.接下学的时候可以带些玩具,不要过多的询问不开心的事,要用积极的方法去跟孩子交流。记得前几天下学都给优悠带个推杆小飞机,每天下学他跟疯了一样,推着小飞机疯狂的跑着,那样可以让他忘记幼儿园一天的生活,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当他愿意的时候会给我们讲在幼儿园的发生的事情,家长不要用消极的口气问孩子,一定要以肯定,积极的语气跟孩子对话。

以上是优妈自己根据优悠同学去年的情况的总结的一些入园前消除孩子忧虑情绪的办法,还有入园后家长该注意的问题,当然所有的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适用于每个家庭或者孩子,也有很多优妈不知道的更好的方法,希望能给要入园的或者以后入园的孩子家长以帮助。希望孩子能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