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桶油”争相布局炼化板块
(2013-01-21 17:51: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司分析 |
尽管炼油和化工板块暂时不赚钱,中国国内两个最大的石油企业却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在原油加工领域的布局力度。
2013年1月16日,中国石油宣布,2012年共加工原油1.47亿吨,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1月9日,有消息称,中国石化2012全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9%,单月原油加工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全年原油加工量超过2.4亿吨。
这并不是中国的两大石油巨头第一次加大在炼油和化工板块的布局力度。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量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然而,受到中国国内油价变化滞后于国际油价等因素的影响,原油加工并不是石油产业中赚钱的板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3年1月发布报告称,2012年1-10月,全国炼油业亏损182.1亿元,已连续15个月累计亏损。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之前发布的2012年三季报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炼油板块经营亏损达到300.19亿元;中国石化炼油板块亏损则达到164亿元。
中国石油的炼化业务的总量在国内石油公司中排名第二,他们一直试图通过建设大型炼油和乙烯生产基地,来实现炼化业务的战略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仅2012年就有包括大庆石化年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和抚顺石化新建年80万吨乙烯装置等多个大型炼化工程项目开车一次成功。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说,与炼油业务相比,化工板块在经济向好期的盈利能力要优于炼油板块,而且大的炼油项目的综合盈利能力也将优于小型项目。
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上周宣布,中国石油已形成 “八大千万吨炼油基地、三大百万吨乙烯基地”的炼化业务战略格局。
在密集地上马了一大批项目后,中国石油截至目前的炼油能力达到1.69亿吨;乙烯生产能力为511万吨,海外原油加工的比重达到37.6%。
未来,中国石油还将继续加大在炼化业务板块的扩张力度。中国石油下属的广东石化正在建设国内一次性设计加工能力最大的炼油项目;云南石化获国家核准、广西石化含硫油配套、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正在建设中。
而随着金陵石化、茂名石化、上海石化、九江石化等新建、改扩建装置投产,中国石化的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的统计,中国石化现有炼厂共计35家,一次原油加工能力合计2.68亿吨/年,中国石油炼厂共计31家,总炼能达到1.88亿吨/年,两集团合计炼能达到4.56亿吨/年,占到全国一次加工能力(包含地炼)的67%。
分析人士称,虽然中国石油公司的原油加工量总量乐观,但与国际一流炼化企业相比,中国的石油公司在效益和产品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应当着力于打造可持续的竞争力。
2013年1月两大集团旗下炼厂合计计划加工原油3270万吨,日均加工负荷约105.5万吨,环比微涨0.6%。其中中国石化计划加工原油2000万吨-2010万吨,环比增长0.45%;中国石油计划加工1260万吨-1270万吨,环比上涨0.84%。
2013年,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望推出,在调价周期缩短后,业界普遍预期将对国内石油企业的炼油板块的经营好转提供有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