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徐:估值是什么,不过是情绪的波动而已(转载)

(2012-07-31 18:06:56)
标签:

财经

企业价值

股票

洋河股份

市场选择

杂谈

分类: 理论研究

博主按:在我看来“走势反应基本面,炒股要顺势而为。”和“市场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低估和高估总是有道理的。”在价值观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是前者是技术派的口号,而后者时常是价值投资者的观点。

 

有朋友问我怎么看“估值低不是买入的理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正好作为今天的题目。这个观点,我同意后一半,前一半和我的价值观正好相反。

解释这个问题,必须从股票的商品属性出发,既然是商品就同时具有价值和价格两个属性。股票的价值会随着背后企业的发展和以及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理论上研究工作前一半是研究一个公司的价值,以及未来价值变动。自然也包括不同假设下的企业价值,乐观的,悲观的。以我熟悉的石化行业为例,在国家管制成品油价格,给予行业稳定利润率以及成品油市场化三种不同的假设下,相关公司的价值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且会相差很大。需要指出的是再好的公司也有他增长的极限,再差的企业也有它价值的底限,而市场的一致预期往往受情绪的影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一个企业的价值,甚至会不断的在高估和低估之间转换。

价格则完全由市场的供需决定了,买的人多了价格就要涨,买的人少了价格就要跌;而对于股票这种特殊商品,边际上的成交价格决定整体存量价格。通俗的讲,如果一个大家都喜欢的股票,就是不涨,那就说明绝大部分喜欢这个股票的都已经完成的买入的动作;同样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股票,也不一定会跌,因为绝大部分不喜欢的人也完成了卖出的动作。

估值就是市场价格和内在价值的比,常用的PE或者PB这些指标其实是简化了的估值指标,和实际的估值并不完全对应。我理解估值就是投机情绪的标称,市场乐观的时候估值水平就高,市场悲观估值水平就低。不仅如此在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上,同样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在股票上涨的过程中,形成乘数效应,一旦实际状况和市场预期发生偏差,就会形成戴维斯双杀。相反,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也是同样。

这样的例子很多,上一轮的中国船舶,300块钱大家目标价都是500,600,因为当时对业绩的预期也随着股价的上涨不断调高,结果怎样呢。现在的银行股其实也是一样,加准备金,加息,提拨备,息差见顶,紧缩,坏账,其实大部分的假设也同时反映在了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和估值两个层面。

这就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前一半的原因。确实估值低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估值低恰恰就是买入的最重要理由。因为随着边际上投资者的不断抛出,股票的估值快速回落,而在估值降低的同时,在对作为分母的企业价值的判断上,也不由自主的采用了更为悲观的假设。一旦情况反转,我们赚取的将是双重收益。而对于那些人见人爱的热门股,群体无意识行为会使得最后一段的股价上涨极具吸引力,形成类似抛物线的走势。为了这些短期的盈利,我们承担的风险也在呈几何级数增加。不要寄希望于自己是股神,能够抛到抛物线的高点。

对于股票投资这种风险收益不匹配的活动,买便宜的绝对不会是坏事情。其实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趋势投资和反向投资两个方法论选择的问题。所以如果问一个趋势投资者可能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答案,比如市场热点一定要参与,而且要买龙头之类。

此外,讨论到另一个话题,其实估值也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横向比较。可以找几个同类型公司比较市值的差异,或者找几个市值相当的公司比较基本面。比如目前时点下,洋河股份大秦铁路,总市值基本相当,如果两者做二选一,你选哪一个。我反正找不到任何选择洋河的理由。我更愿意相信,洋河的市值跌去一半,大秦的市值翻一倍,才似乎更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