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事件发生有些日子了,忙中偷闲写几句。
对这个公司一直有关注,因为是我偏好的那类企业。但也有一些顾虑,首先是07年因为对它的过高预期而吃过亏,这属于感性的偏见。去年重组后,在众机构的一致好评下曾经动心过,打算80元以下买入。然而一种隐忧一直没有消去,那就是对这个行业的黑幕疑虑重重,正如某博友所说的:“低温奶制品和低温肉制品行业永远是高风险行业。”,某深以为然,回想起伊利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表现,我甚至觉得只有这样的事件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机会,而在市场一致乐观时,这种风险就变成了一颗定时炸弹。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种预见居然这样快的成为了现实。事件一出,批评、谩骂、讥讽之声不绝,其实都可以理解,只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甚必要,当然有可能这些声音不全是因为吃了双汇火腿肠,也许有不少双汇的投资者,比如众多高位买入的基金(诶……苦的是基民)。无暇感叹,对我来说,躲避这次风险实属庆幸,风险无处不在,什么时候你忽略了它,它就在眼前了。
回过头来,我又有一点小小的兴奋,优秀企业的重大危机是不是可以带来重大机会呢?由于有了伊利的前车之鉴,似乎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呵呵,那就请双汇再继续表演吧,万岁万岁!即使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好的投资机会,也定然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多少钱都不接受,躲都躲不及。”、“若要是把食品安全风险考虑进去的话,双汇连10倍PE都高了。”以上是最近基金的表态(早干嘛去了……),无奈的囚徒困境。从生意的角度,双汇究竟是否值得投资呢?停牌前双汇市值约460亿,假设事件影响重组并且沉重打击了双汇的业务,股价打到重组前的50元,再打对折25元(不夸张,看看伊利跌多少,)双汇的市值还有150亿,对应一个有60亿资产(其中负债20亿,有现金20亿),10亿利润的必需消费品行业龙头企业,你会买吗?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