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缅甸收集二战死者遗骨情况

标签:
杂谈 |
日本人在缅甸收集二战阵亡人员遗骨情况:
日本第十八师团炮兵联队记载
资料来源:《炮声》(日文)日军第18师团野炮第12联队和山炮第18联队老兵回忆录
都築赖满就是这个联队的一名士兵
1944年下半年,该联队作为日军大本营在云南龙陵举行的一次比较大的战役——“断作战”投入兵力的一部分,来到龙陵芒市一带作战。后来这个师团在缅甸的梅铁拉和日军第18师团遭到英军的毁灭性打击。
《炮声》是日军第18师团野炮第12联队和山炮第18联队老兵自己弄的回忆录,类似我们部队自己的老兵写的仅仅是在老兵和家属之间传看的回忆录。我见过父亲他们的解放军第17军某某单位的回忆录,这样的回忆录都是老兵们自己出钱私下印刷的,没有公开发行。这本书的情况也是这样,上面也写着是非卖品。我估计是任何老兵写的回忆录不需要筛选就可以编辑在本书里面,所以资料就比那些公开发行的书籍更加详细丰富。
本书是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印刷。
由于本书是我不懂的日文,所以很多时候我必须请教朋友帮助解读很少的一部分。
本书在最后部分用很少的篇幅纪录了他们到缅甸收集遗骨的事情。
从本书和我所知道的日军收集遗骨的情况看,大致是这样的:
1.
2.
3.
4.
5.
综观日本人收集缅甸遗骨的情况,假设我国政府或者民间机构也来收集我们在海内外阵亡人员的遗骨,那么相比较起来,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呢?
1.
2.
3.
4.
5.
6.
7.
8.
日本第十八师团炮兵联队记载的
日本人在缅甸遗骨收集情况:
资料来源:《炮声》(日文)日军第18师团野炮第12联队和山炮第18联队老兵回忆录
战后30年(1975年左右),日本经济腾飞,国民对到海外收集遗骨越来越关心,一些民间机构开始外出,政府(厚生省、外务省和使领馆)也积极配合。
而缅甸战后不久实行锁国政策,政府部门昭和48年(1973年)开始联系缅甸方面,日本的关东以北、关西、四国和九州在这个年7月在一个九段会馆召开全缅甸战友联络会议。会议讨论缅甸的遗骨收集的可能性、遗骨分布的调查,资金准备、缅甸政府是否许可,日本政府的态度等。
然后九个月后的第二年4月,厚生省有关海外阵亡这遗骨收集计划发表。
内容:
1.
2.
3.
4.
5.
6.
缅甸政府派出政府人员配合,当地人老百姓也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团员到了日军30年战斗死亡的地方收集遗骨,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的开始工作,野兽出没、原始森林,热带疾病丛生的地方、在运输船上,还有缅甸反政府游击队的危险。由于岁月的漫长、天灾人祸、风雨侵蚀和地形的变化、当地知情者的生老病死,收集遗骨工作很困难。
第一次收骨团收集遗骨:10,717具
第二次收骨团收集遗骨:12,589 具
(注:战争期间,日军前后派遣了10个师团前往缅甸作战。战死人员超过15万人。)
附件:遗骨分布图、各个地区收集的遗骨数量
下面记载了日军第18师团炮兵联队收集遗骨的情况,这仅仅是日本人在缅甸收集遗骨
的很小的一部分。
第一次在密支那、胡康谷地收集情况(仅仅是18师团炮兵联队一个小组的情况)
记录人:收骨团成员之一,原日军第18师团炮兵联队第二大队本部(指十八师团炮兵
第二大队队部) 铃木重直
此人一直和联队在一起,主要战斗都参加了,人员多数阵亡。1975年1月27日到达密
支那。然后和当地的缅军的司令部报到,提出第二天和缅甸司令部的人员见面商谈此事。此人原来在孟拱担任警备,然后到胡康谷地跟着大队激战半年,他们表示日本全体国民一致期盼收集遗骨,希望缅甸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并把计划书提供对方。对方问具体怎么办?日本代表团表示希望在第二天就到激战的最前线收集,然后搞一些慰灵仪式,这样就要建立慰灵场所。对方同意。
1月30日,八时出发,缅甸有一个中校陪同,在途中的ンバンでで(地面)休息。他们遥望西面的にチンャセ高地(地面),昔日在此苦战,立川大队长阵亡,看到了原来的道路。
当时中美军从两侧开伐丛林进攻,道路也受到影响。他们在这里举行慰灵仪式。东面丘陵地带有道路,下午5时到缅甸的警备队,这里是北面的边境地带,有现代化的营房和无线电。得到缅甸军的款待。
第二天一早,北方一哩处,有600米的铁架铁轨桥,现状仍然是当年的美国桥,队员感到惊讶。到了桥的中央祭奠亡灵,然后就在这一代开始挖掘遗骨。弄得全身都是灰尘。他们把收集的遗骨放到慰灵场所。2月2日收集作业,以一个村子为中心,在一些做了标记的树。消息说前方40英里是カチン(译为克钦族)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不是缅甸政府。他们对日本人充满敌意。收骨团去的时候,老百姓都过来观看,缅甸军队警备。
3日早上在另外一个地方收集。当地人家不允许在他们的地盘上挖掘。这里是筑紫垰入口,发现了药瓶装具,中午以后离开了这个危险的地带。
4日,カマインイ(地面)对岸渡河地点,附近是灌木茂密,有牛车道,在筑紫垰举行慰灵。老百姓原来说在大树下有50余名人员的遗骨被发现。有一个写着“浦田”的万年笔被发现了。找到55具尸骨,以后第二次来。
5日,缅军来了两台装甲车,一路在モーハン、モール、北面的ブルミヨー、ホービン、ピンポー(地面)之间收集,这里是カド野战病院。我的部队有8个月驻防这里,モー二ン站,河流交汇处、吊桥、本部建筑、教堂、都记得。
日军撤退后,美中军队进驻,老百姓说这些事情。由于这些地方很危险,队员的工作非常依赖军政府的人,20多天的工作,然后在密支那收骨团的队员最后集合。
第一次在メイヶテーラ(梅铁拉)地区收骨
(注:メイヶテーラ(梅铁拉)是缅甸曼德勒-仰光之间一个重要的地区(城市)。1945年初,反攻缅甸的英国长驱直入突然夺取了这里。日军在这里存放了为前方曼德勒等地作战需要的大批物资。为了夺回这里,日军组织了第18师团和第49师团在此和英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惨烈战斗。最后日军以彻底失败告终。)
纪录者:原第18师团炮兵联队本部 水野 九州男
此人的第二大队野田在B地区第九班,战争后期昭和20年(45年)三月激战,所以被派往这个地区收集遗骨。
他们收集到了737具遗骨。
1975年1月28日,他们到达了梅铁拉市区郊外的南湖附近。缅甸政府提供协助。
第二天他们四人分成两个小组在市内调查。首先根据他们带来的资料对比实地研究当年作战阵亡人员可能死亡和埋葬的地点。情报的收集(就是在正式的挖掘之前的调查)进行了四天。到了2月3日,挖掘工作开始,他们来到一个叫做“しインドウ”的村子,缅甸政府也动员本村的老百姓提供帮助。当地老百姓也积极提供线索。一些当地老百姓也知道当年这些死亡的日本兵被埋葬的地点。他们挖掘地面一米以下,发现了30具遗骨,然后马上安置慰灵场所进行慰灵。他们把早已从日本带来的酒、水果摆放好,在钟声的陪伴下进行了慰灵。福田发表演说,在这里阵亡的军人子女流泪。
2月4-5日早上9时,水野、木邑、桥本和翻译到附近村落收集情报。这些地方当年18师团炮兵联队也在这里作战。
6日,他们坐牛车出发,三个小时到达了18师团炮兵联队第四、第六中队激战的地方。缅甸政府也有一些资料说明这里是作战地区。仅仅挖掘到了一具遗骨。下午6时工作结束,然后他们在当地的夜晚用睡袋帐篷蚊帐夜宿。
7日,田野小组又到附近,挖掘到了30具,另外也挖掘到了134具,有些地方的遗骨是和本地人埋葬在一起的。
9日,发现一些没有爆炸的炸弹,工作一度中断。当地人还带着他们到一个地方,那里有英军当年的坦克战车残骸。
10日,
到了14日,举行了遗骨“奉烧”仪式。
15日到当年的野战病院挖掘,这里当年埋葬很多死亡人员。
16日,缅甸当局组织了一些和尚本地人参加日本人的慰灵仪式。
18日,阵亡人员妻子参加了一个会议。当地人交给他们40具遗骨。然后再次“奉烧”。
19日,日本人员给当地赠送一些物品包括日用品、药品等。感谢他们大力协助。
第二次フーコン(胡康谷地)收骨团
纪录(18师团炮兵联队第二中队 木梨清吉
1976年(昭和五十一年)1月20日从日本出发。22日从仰光乘坐破旧的缅甸航班到达密支那。由厚生省官员带队。准备在密支那地区激战地挖掘。
23日,收骨团中的“菊兵团(18师团)”被编为B组,从密支那前往孟拱(看来炮兵团没有在密支那市区作战),途中缅甸密支那军区提供了150名士兵分乘坐7辆卡车提供保护。
他们赶到一个地方工作时,突然可以听到枪炮声。这里的克钦(ヵチン)族有反政府武装力量,使用比较好的中国制造的武器,政府军用迫击炮回击,不一会儿,就看见伤病员退了下来了,枪炮声慢慢消沉下来。但是收骨班的区队长等也有人受伤。
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看来收骨计划不得不取消。他们只好在密支那的伊洛瓦底江边举行慰灵仪式,缅甸和尚也来参加。大家望着库蒙山很绝望。
无法进行工作,只好在密支那等待,到了28日。
第二天工作又开始了。这次完全是依赖老百姓的情报,大家在农舍、村落四周、田地里去寻找。这里是第三野战病院(第18师团)所在地,据说原来埋葬了大约1,700名人员。结果至少找到了1,152人的遗骨。
2月2日-4日,在其他地区收集零星的遗骨,至少找到了10个完整的头骨。5日-7日在许多地方收集到了许多遗骨,甚至牧野大尉最完整的遗骨和遗物也找到了。在一个地方河边找到6具,其他地方由于有当地游击队很危险,无法前往。
7日,继续寻找,由于当地治安不好有危险,就无法进行,只好举行慰灵仪式。
最后有缅甸政府军500多人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