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行6
八莫
2/28/2008
八莫很有异国情调,意思是靠着江边一溜拉开的街道中间有许多西方殖民地式样的洋楼。也有一些是佛寺、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很有味道。大家各为自主到也相安无事。

1944年底,驻印军38师主攻这里,那些漂亮的洋楼都变成了骨架子。日本从瓜达康纳尔岛失败下来经过整修的仙台师团第二师团的一个联队组成的八莫守备队驻守这里,最后从江边逃跑了1000多人,战死900多。但是,中国的许多战史上都说在这里日本守备队几乎全部战死。
从此这里有了“孙立人路”和“李鸿(新任38师师长)路”。

西方式样的四轮马车是“出租车”。二战的美国吉普车在这里跑了60多年了。早上,人们推着自制的手推车,骑着摩托车赶来料理自己店铺的生意。尽管城市非常破旧,但是买卖购销两旺,市场也很热闹。政府和老百姓的嗅觉闻到了中国的味道,也开办商场,也就是把做小生意的商人集中起来在一个地方。

最吸引旅游注意的是长长的尼姑化缘的队伍,当然并没有什么游客。她们按照自己的钟表行走。穿着粉红色袈裟的女僧人排着队,安家安户的化缘,好壮观。拿着米饭施舍给她们的店主对欣赏她的美丽的游客微微一笑,说一些谢谢。少女手拉手招摇过市。

啊!缅甸似乎苏醒了。
尽管贫穷,没有更多的可口可乐的广告和牛仔裤的文化,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传统,一点也不像我们没命地跟着西方跑,甚至有时还到前面去领跑……

本来我在这里有几个朋友,一位是会说一点英文的印度人老汉,他常常到“友谊宾馆”的外国人那里去拉关系。第一次来的生活,他带着我们去了许多地方,我感谢他,要他在街上任意买一件他喜欢的东西,我送给他。结果他大着胆子买了一双中国冒牌的旅游鞋,30多元。后来我要另外一个拉车的印度人带着我到他家……那仅仅就是一件四处透风的竹篾平房……一大堆男孩女孩把摇摇欲坠的小草屋挤得水泄不通。他家是在一个车站露天广场卖水果。

还有一位是他介绍的缅甸人,自己在家里制造了一架直升飞机!!!尽管螺旋桨叶片重得抬不抬不起来,我个人感觉那台摩托车引擎无法带动哪怕一片叶片,但是我非常非常感动!!在这样的地方居然有这样有志气的人!
还有友谊宾馆的一个小姑娘,那年我的同伴看见眼睛再也不会晃动。
我们旅店的老板说,找还是找得到他们的,但是没有时间了。
我的同伴的眼睛从此捞下毛病的姑娘一定不在了……
有一个招牌指着友谊宾馆的方向,我没有去,反正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