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想面面俱到却不小心烤糊了的大饼

标签:
摆渡人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 |
分类: 读书观影 |
文/曼佳
一部荟萃众多经典帅哥美女的喜剧电影《摆渡人》,是冲着里面的大帅哥去的,有颜有技的大帅哥们的电影能离谱到哪里去?虽然在圣诞夜的时候上映,它会是一顿颜色丰富内容详尽,并让人暖洋洋的圣诞大餐吗?
一个成熟的观众,看完电影不会为了二三十块钱抱怨,也不会为了2个小时的时光而痛心疾首,因为这点东西都还是有多余的。但是看完以后既然在众多的新片中选择了这部电影,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如何能判断付出的究竟是值得的,还是浪费的?
一、它的语言只像是一部影片(Movie),而不是一部电影(Film)
这个论点是不是听起来很奇怪?
一部在电影院放映的作品,的确有太多高下区别,有些电影为什么看完后会让观众恼怒不已,这也算是一部电影?是一个综艺节目弄到大屏幕上吧?是一个长长的MV吗?也或者是一个小品合集吧?总之说它们是什么都好,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像电影。不像电影的东西在电影院里放,把那些真正的电影压挤得没时间和空间展示,当然会引起吐糟,这算是鸠占鹊巢吧。
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算是电影?第一次是在美国人写的一本还挺经典的书《看电影的门道》里看到,他特别强调了影片(Movie)和电影(Film)的区别。影片(Movie)是纯粹为了单纯地娱乐,追求商业价值和票房,就像你自己家拍的会动的家庭录像也是影片(Movie),你有权有势也可以拿到电影院去放映,但是它绝对称不上是一部电影。真正的电影(Film)艺术气质更重,运用电影镜头语言的表现,焦点于某种场景,体现某种思想,传递某种价值,也是导演们所说的真正的电影。影片可以随手而成,而艺术都是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的。至于李安曾经说过希望大家将他的电影当成Movie来看,而不是电影FILM,那只不过是大师谦虚地说法而已。他的电影的确就是数年磨一剑的Film。
我们在电影院大屏幕里看到的某些东西,比如《爸爸去哪里》和《奔跑吧兄弟》,它们其实不是电影,而只是一部:会动的影片。还有一些著名的鸡汤电影大师的作品,就是MV的拉长版而已。
这也是正在放映的这部电影《摆渡人》给人的感觉。一个以酒在里面串场的电影,满屏男女都在灯红酒绿中尽情跳跃狂欢,浓烈的色彩营造的画面视觉,怀旧的音乐填充的听觉和记忆,动不动就荷尔蒙飙升大打出手的畅快,还有九洞高尔夫酒吧那种肆意的张狂,所有这一切画面,导演都在尽量营造一个让人肾上腺激素飙升的场景,然后,其实,观众除了看到到了一场酒吧大狂欢的MV,得到一个酒吧高尔夫的新概念和玩法,除此以外,似乎没看到什么,看完以后也空白一片。
二、它的形式更是一个卤肉拼盘,而不是一锅炖鸡汤
里面三段感情故事,第一段梁朝伟和杜鹃演的,曾经有过但已经是过去式;第二段金城武和张榕容互相纠缠,曾经开头但戛然而止现在算正在进行中;第三段ANGELBABY和陈奕迅演的,从未开始也将永远是未来式。这三种模式的情感作为代表其实应该是有典型性的,理论上可以覆盖到好大好大一票人,所有人的情感不过就是过去式,现在式和未来式其中的一种,如果你不在这个状态中,自然会在那个状态中,只要你还是时空中,总有一种你可能会感应到什么。
虽然剧情三段CP代表三段不同的感情状态,但每一段情感都分量不重,所以每一段感情都没有入心。其实任何一段感情分开来表达,也许深入发展都会是一个好故事。只在在这快餐电影和快餐情感流行的今天,每一种深刻的投入似乎都让人担心无法回报,于是更多的人学会了浅尝即止,浮光掠影地投入感情,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剥离感情。而放在电影上来说,每个投资人似乎多担心单一的故事无法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似乎要用涵盖面更广的多个并联的故事,多个大流量的明星荟萃,才能将观众一网打尽。
这三段情感故事,除了主持人梁朝伟的那个酒吧老板用自己的摆渡人的身份串其了另外两段故事,这三个人的情感故事几乎是没有真正的交叉点和渗透关系的,那种用酒吧大甩卖的方式帮助金城武喜欢的女孩卖饼,或者主办一个众筹演唱会帮助angelababy暗恋的陈奕迅重拾信心,这样简单的交叉之外,每个人的感情都是完全分开的,虽然很清晰,但所谓电影人物关系来说泾渭分明,并没有互相交融,而只是很像是一个卤肉拼盘,他们每个人都没有真正深入到对方的故事里去。简单的故事不让人烧脑,但是也过于简单地不像电影本身的丰富。所以我说是拼盘,他们捞起来还是各是个,而不是炖汤一锅,你我他混在一起,成为整体的味道。
三、它的内容更像一个大饼,而不是一顿大餐
这三段情感故事的主角,本来都可以可圈可点,导演将他们变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第一段故事表现轻浅;
就梁朝伟演的这个摆渡人来说,他应该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一个能安慰别人并指引他人的人,这样的一个能摆渡和安慰失意者的人,他一定度过了很多安慰自己的时光吧,一个能看透情爱本质的人,一定在情海中曾经差点溺死而死后重生的吧?他一遍一遍对别人说的那些金句,一定在深夜里对自己说了无数遍吧,他在对每个人说那些字句的时候,也会想到过自己当时自己沉痛无法自拔的时光吧,念那些句子就像在念经吧,甚至就像佛教徒不断念“南无阿弥佗佛南无阿弥佗佛”那样给自己一个单纯的专一的抛却过往杂念的力量吧。但是这个有深度的角色,又摊上了一个如此有深度的演员,然后却没有足够的台本让他诠释他的能力和风采,不得不说是一个浪费。
梁朝伟帅哥固然是有一双电眼和深深的柔情,但是这电眼需要有剧情铺垫的时候或者才更动人,拼命喝酒喝醉倒把自己差点摔成了一个残疾的样子,让对方为之注意(这么夸张表现一个男人的深情很脑残好吗),然后说几句文艺兮兮的情感鸡汤句子,就打动了心扉,然后两人对视几下,就钟情了,之后就是半夜三更站在楼下风里雨里送个花儿就爱得十年相思两难忘,虽然每个镜头都很有艺术范的样子,但是在都只是美得浮光掠影,深情地只剩下了旁白的台词作为背景交代。这不应该是电影语言的表现方式,如此随便而不动心思,所以说更像是一部MV或者MOVIE.
第二段故事表现手法过时;
至于金城武演的这个有勇无脑的混仔,导演表现这个人物依然应用的是以前香港片中古惑仔夸张的表现手法,现在看起来的确太过时了,电影语言也在进步,只是抄袭过去当然其实也会过时的,那种角色造型的过时,一味无聊地扮丑扮掺,超级夸张的人物肢体动物和打斗场面,不仅仅是流行于8/90年代香港电影的那种形象和气质的过时,其实还有那种夸张的情感内核的过时。过时就很难引起感觉,因为所谓的时尚永远和潮流的方向有关,一旦过季便风光不再,再翻出来运用,只会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而生出颇多尴尬。
金城武大帅哥你为什么要演这样一个既有些过时又不讨喜的奇怪的角色呢,是为了舍弃自己原本有的美好气质而尝试演员所有的可能吗?大帅哥被活生生凹造型成一幅邋遢又弱智的样子,其造型之过气的古惑仔还有那等于脑残的智商,还有那些打斗场面,那种过度夸张的镜头下,虽然会让人偶尔发笑,但只会让人觉得是为了恶搞而恶搞,没有如周星驰的那种电影,表面的恶搞下面藏着深深的悲悯之类,但是在这部电影里,这种情怀是半点看不见的,恶搞就是为了引起反差让人哈哈大笑,然而其实没什么可笑的,觉得甚是无聊;所以金城武的这个角色只是让人觉得可惜,有一种美好的艺术品被人糟蹋了的可惜,没有美感无法代入没有共情,因此也不动人。
第三段故事表现没有逻辑;
还有陈奕迅演的那个歌手,他在电影中的形象,外形邋遢,气质颓废,虽然有过年少青春貌美的时光,但是现在这副样子,实在让人想不出为什么会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人为他如此拼命,这不符合心理上的逻辑。也许说明了女人们并非是看颜值,她们还是也看内容的。但是这真的需要观众要用很长时间来说服自己相信这个理由,并相信两个美女片中疯狂地拼酒比对真的是值得的,因为毕竟这个人物哪里很迷人其实说得也不是很到位啊。
而angelababy和熊黛林为了陈奕迅拼酒的那些长长的镜头,那种为情感不要命的付出理应很有冲击力,且不说剧本编写一个人能不能喝那么多酒还不倒下的极度无逻辑,不是魔幻科技或动漫画电影,还是需要有一点常识和逻辑的,在九个酒吧像喝水一样地喝酒,太过虚假的情节(除了能证明这些酒吧卖的全是掺水的假酒以外)既然失去了基本的可信度,又如何能说服观众动心?虽然场景浓烈处是各种各样的烈酒和眩晕的人们,周围吃瓜群众也是如此这样的热烈助兴,但是从演员似乎喝的是水而不是酒的表现来看,观众也只能看到的是水一样的寡淡感受。熊黛林出乎意料地演得很好,喝酒时候那种不要命的狠劲儿的确有点感觉,让人感觉到她可能真的是喝酒,可惜她表现的角色内容也只是浅尝辄止。
总之,剧情本身挖掘情感没有深度,让人无法沉浸故事本身,而角色人物表现方式的不合理,让观众内心很难产生对于人物本身真正的共鸣,所以也很难打动到观众的内心。这其实不是演员本身的错,这只能是导演和编剧的错。因为编剧就像是一个提供材料进行烹饪的供货商,如果材料是面粉绝对不可能做出米饭的味道,而导演就像一个做馅儿饼的人,其实面粉没有错,馅料本身也没问题,它们分别来尝都各有各的味道,但是面粉馅料水各自什么比例,揉搓到什么劲道,然后用什么样的火儿去烘烤,最后混杂成什么东西,这全是导演的问题了。既然这部电影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人,那么只能遗憾地说:你不是一个好厨子。
所以这部电影就像剧中的金城武喜欢的那个发誓做饼王的那个张榕容女孩一样,烤出来一个糊糊的,味道奇怪的东西,除非饿极了的人,才会觉得好吃吧。当然是因为她失去了记忆力,她不知道如何做饼了。我想,导演是不是也不知道也忘记如何能真正地煽情了?打动不了自己的情感,是完全也不会打动别人的,每个观众其实都不傻。片中的摆渡人也是如此,用他的知心主持人的方式帮助那些深陷情海的人能回头是岸,能放下才能真正获得,但所有深陷泥潭的人,真的不是一句轻飘飘的鸡汤就会痊愈的。摆渡人一直在强调:感同身受。但片中完全看不出来也,观众没有感同身受,那剧中的人是咋能这么轻易就感同身受了呢?能骗到谁呢?
一个大饼呢,其实好看不好看无所谓,重点是要好吃。用了什么调味料无所谓,重点是不让人消化不良就是成功。如果是一顿大餐呢,必须好看又好吃,色香味俱全,是厨师精心选择食材,用心烹饪,然后又精致摆盘的悦目赏心的艺术品。所以,这部电影虽然选择在圣诞夜上映,但它本身绝对不是圣诞大餐,而是一个大饼,还是一个烤糊了的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