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姐姐说起小时候的故事,她仅仅比我大4岁,但是她有很多小时候的记忆,很多很多的故事和感受,但是我却没有。我觉得还是很奇怪,因为很多一起经历的事情,那时候我也长得有点大了,完全应该有很多记忆了,但是我还是没有。
我想起之前认识多年的一个朋友,她总是在博客上细细密密地写很多小时候的故事,非常清晰而且相当的感性。她甚至从4岁开始就有了很强大的记忆,等长到30来岁,她的记忆素材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每次看到她的博文的时候就感觉很叹为观止:她为什么会记得住那些?
但是昨天姐姐一语道破之:因为你小时候过的很幸福,大家都宠你,所以你不记得那些愉快的感觉了。而我一直被大家忽视,也受过很多不公,所以我记得那些不愉快甚至伤害的感觉。
我听到这话,才恍然大悟。确实如此。
这不仅仅是我,甚至是很多人存留在记忆里的顽固定律。即使我自己,想起小时候或者在现在之前的很多记忆片段,如果不是当初震撼我之非常深刻,我是根本不可能记得的。我记得我在暴雨的夜晚哭着闹着要从爸爸的单位回到我家,我记得我从牛背上摔下来屁股差点摔成两半的经历,我记得小学某次没考好恨不得自己灭亡消失,我记得初中那次在湖里游泳差点溺死被小男孩拉起的过往,我记得我高中模拟考自以为考的一塌糊涂而悲观绝望的那封信,我记得大学时候初恋分手而痛苦伤心的若干片段。。。。我记得的很多,都是源于不愉快,伤心,痛苦,给自己的情感造成的冲击。
而我能记得的很少,所以说起小时候的故事,甚至在上大学之前的很多记忆,我几乎没有。我姐姐也说,那时候虽然我们一起长大,但是她的感觉中我好像生活在别家,生活在别处。或许,我真的是在童年少年那时候过的太快乐了,太如人意了,所以那些轻松的经历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应该是福吧,但现在回忆起往事,我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我又觉得相当遗憾:我是一个故事如此简单的人。
等到有电脑的年代,我终于开始学会记录了,10年来,记录下了很多快乐的瞬间和感觉,那些不愉快的片段,我自动选择了忽略或者淡忘。于是和年少时候的记忆相反,随着年龄的增加,快乐和幸福在我的脑子里开始慢慢堆积,而伤害和不愉悦被我主动或者被动忽略或者消化。我希望从我小时候我的被动躲避不愉快,到今天的主动躲避不愉快,那么留下的,应该是更阳光的记忆,和人生。
很多人,确实在我近年的文字里极少看到负面的情绪,都是出于以上的指导思想。那些负面的故事和记忆,在记录的时候会让人不愉快一次,等到再次重温的时候,那些感觉也会排山倒海的袭击我们。因此,选择阳光而回避伤害,是一种技术上的技巧,也是一种大脑的智慧选择。我是如此对我自己说。
反正,我们的记忆会越来越差,我们大脑的容量总将是有限的,而我们干嘛不选择记忆那些快乐的故事幸福的感觉?
当然,某些不愉快的东西,有时候也会需要记录一下,就像脓包一样,血淋淋地划开,会愈合得更快一些。那也是我们治愈伤害的主动有效的手段。在大面积阳光心情的铺垫下,那些小小的不愉快,那些阴暗的脓包,我相信依照自我沉淀的能力,是可以快速有效地愈合的。
如果有阳光,让我们选择用2/3以上的精力来讴歌和记录它;如果有伤害,让我们选择1/3以下的精力来对付它。按照积累的运算法则,经年之后,我们得到的正面积极的情绪将会远远大于负面的消极情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