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图文
转载仅限新浪博客
其余途径请勿转载)
鼎鼎大名的“全聚德”烤鸭对外宣布放弃原本的果木直火烤鸭,而采用电炉与果木香汁替代,引起哗然一片。电炉的精准确实可以想象,只是少了火焰的炙烤,失去的是风味。这风味并非味道,而是一种无形的意味,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意味。
这也好比远赴郊区品尝农家小菜,可上桌的却是从冒着蓝色火苗的天然气灶台烹饪出来的,心里的感觉会很微妙,味道不见得失色,意味却差矣。相差的不过是灶台形式,感觉却差之千里,只因农家最传统的经典被现代化的气息湮没,便捷代替了特色,省了力气,失了风味。
此前也去过不少农家乐,漂亮齐整的菜园子里还种满鲜花,仅供观赏。也有砖砌的农家灶台,这灶台只是摆摆样子仅供参观而已,一道道号称原生态的菜品皆由一整排现代化的厨房出品,吃在嘴里并未感觉与闹市中的饭店菜有何区别。数小时的路途时间只为此,未免觉得不值些。
此次去长兴岛采桔,受邀去一户农家做客,体验了一回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对于久居闹市的我来说,这样的体验是全新的,甚至是令人激动的。第一次见到烈火熊熊的农家灶台,第一次亲手在菜地里摘菜,第一次站在田间啃“甜芦粟”(音,究竟怎样写不详,是一种类似于甘蔗的植物,很甜,上海人都这么叫)……太多的初次体验,激动是必然的。
尤其是第一次吃到烧火灶台里炒出的菜,这滋味与平日里小锅小灶烹饪出的截然不同。大灶里的火候很特别,点柴燃烧后的火焰直催锅底,单看那气势就能想象锅中的滋味无穷,比起那幽蓝色的小火苗堪称豪气冲天。灶台里烹饪出的所有菜肴都保持着原本的鲜香,没有一丝人工雕琢后的造作,所谓的纯天然原生态滋味,大约只有尝过这样的味道才算真正领悟。从菜地到灶台,没有多余一步,才出田间就入锅炒制,这是何等的新鲜,我想,除非你自己在家种菜,否则到哪家大饭店都不可能品到。
烧火的灶台,新鲜采摘的蔬菜,正是应了当下十分流行的“原生态”潮流。凡事倘若与原生态有关,总会被人青睐,这至纯的农家生活自然也不例外。至于个中魅力几何,需得亲身体验,不好说,也无法述。
又,摘了不少新鲜蔬菜带回家,只是烹饪出来的味道与烧火灶台里的相去甚远,看来一切皆有生命,离了土生土长的地盘,风韵尽失。我等闹市之民,想要体味原生态滋味,还是需得千里迢迢啊。
农家灶台,出品的菜肴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雄雄烈火,燃的是自家桔园里修剪下的树枝。纯天然,果木的,堪比全聚德!

火焰竟然可以如此美丽。

建议您想象一下这菜炒熟后的滋味……^-^



入锅后,请继续想象……^-^

无比佩服女主人的手艺,在这样的锅中烹鱼,竟然丁点不碎。
绝对原生态的菜品。

这是长江刀鱼,极鲜,只是刺很多。

这就是上图锅中的鱼,叫尖沙鱼,也是鲜美异常。

自家种的花生,再炸熟的,很香酥,一点不硬。

芋艿花鸭汤,这么白的鸭汤,我是第一次吃到,鲜!

猜猜这是什么?是山芋!烧火的时候顺手扔了几只在灶膛内,熟了以后
金黄软糯,这直火烘焙出来的,比烤箱里的要香无数倍。

这样的椅子,你多久没有坐过了?

小院一角,蔬菜遍地。


这种辣椒在未变红之前是黑紫色的,第一次见到。


这么美丽的花可知是什么品种?

是扁豆的花!扁豆相貌平平,开出的花却姣美异常。

这个是年纪很大很大的丝瓜 ^-^

丰收。


这个是“甜芦粟”的籽,种下它便可收获。

这个就是我们上海人叫“甜芦粟”的,很甜!
这花生口感很松,不似我们平日里买的那般硬,非常好吃。
悠闲的鸭子。

看看这伙食,绝对原生态。

巨大一条鱼。

这小家伙要声讨一下,拿了洋扁豆的壳喂它,人家竟然一口吐了,居然只吃豆子!

小院一角。

有些年头的条凳,很具美感,原生态嘛。


这个是从大铁锅内舀出水用的,看着很有艺术感。

出了农家小院只几步路便可走上江堤,堤上的风光丝毫不逊色于著名的“崇明东滩湿地”。区别就是,
这里是免费的,那里门票100元 ^-^

下午去了上海人民的新水源——青草沙水库,水真是纯净清澈。

这样笔直的林荫小道,我看可以用作大片的取景地,说美不胜收都不
贴切,静谧到有些神秘的气氛,美轮美奂。

路边的野花 ^-^

压轴的肯定是毛豆嘛,只是我在想,他会有何体会呢?我看这家伙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照吃照睡,
丁点儿没有郊游的兴奋,白费了力气带上他咯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