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阿坝州黄龙去往川主寺公路一旁的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鼎,海拔5588米,是岷江和涪江的分水岭和发源地。公路一旁有碑文提示:“它是中国南边第一座终年积雪的山峰,藏民心中的圣山”。
青海七日行①:从盆地到高原

七月,《骑零漫游》为自己制定了“青海七日”的牛皮书,准备兑现自己吹过的牛皮。原计划是在青海呆上整整一周,整出个《大美青海》之类的图片集自己把玩儿一下,不料,变化再一次超过了计划,鼓起勇气吹起的新牛皮也有成为老牛皮的危险。
八月初,老友相约驱车前往青海湖一游,只给出了7天半往返的时间。不敢再挑肥拣瘦,查看地图和海拔高程,比对他们提供的路书,简单准备了一下。
此行前半段路过的川西北黄龙-川主寺-若尔盖-唐克和甘肃西南的郎木寺-夏河拉卜楞寺一线,海拔均在3000~4000米之间,只能算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溜边儿而过。中段的青海湖环线,自然值得期待,而后半程的兰州--西安,算是故地重游。
这样的路途相对于7天的时间而言,有些遥远有些赶,一路车上车下嘁哩喀喳,算是骑零漫游的又一次匆忙行摄,也为自己把玩儿地图时增加一条自我陶醉的路线。

重庆出发的初级老年、初级中年和高级少年的组合。

下午三点从雾气沉沉的山城出发,取道渝遂高速,一路飞奔。一入四川境内,窗外天蓝云白,路经射洪抵达绵阳市区,晚餐后继续赶路,于当日夜里10时完成460公里的行程,在一场雷雨中抵达位于川西北的山区平武县。

也许是出行的兴奋使然,擅长“死猪觉”的我竟然迷迷瞪瞪折腾了一夜,次日早6点半推开宾馆的窗户,发现夜里悉索作响的原来是涪江。

第三辆同行的车加入,男女老少增加至14人,简单用完早餐后迅速列队上路。一路通畅,山区的风很清凉。

海拔一路攀升,天空中白云飘荡,很是养眼。

车过黄龙地界,连续的弯道上行,海拔升至3000米以上。

山垭之上,经幡飘动,提示路人已入藏地。


列队,检阅,留影。

前方,连绵的白云底悬,稳稳的覆盖在群峰之上,一派高原景象。

山脊之上,牦牛在游荡。

连续转弯路段的一侧,一辆侧身躺卧的大货车在“晒太阳”。

车行160公里后,抵达川主寺镇。

进入小镇,时间已过12点,停车,午餐。

开饭前转入藏家餐馆的后院,抬头看看藏家小院的天空。

转身发现店家的小姑娘。

低头偷看了一下自己,发现这里的正午光影倾斜的厉害,来不及琢磨,领队已在招呼,开饭。

来不及细品菜肴的滋味,吞下三碗高压锅闷出的米饭,先行离席在安静的小镇街头转悠一圈。

察看路书,下午的行程只有200余公里,一路都是草原地貌,“副驾”转正,上路。


道路两旁是丘陵状的高原。

公路很平坦,车辆很少。

有的路段,往来的车辆少得可以这样游玩。


继续前行,高原变得更加开阔平坦,也意味着海拔在悄悄升高。

高原上空的云朵开始变换花样,与地上的花样争奇斗艳。

一路贪看风景,被其他同行的2两车远远的甩在后面,索性边走边玩,测试一下手里这台能高速连拍的单反,也测试一下车里每个人的高反。

单反的高速连拍性能让抓怕变得简单。至于高反,此后的几天一路都在进行这样测试,没有发现。当然,这一路海拔都只介于3000-3900米之间,倘若上到4000米以上,寻找高反就变得简单。

路过若尔盖的红色景区,一晃而过,没有兴趣细看。

继续赶路,目的地是若尔盖唐克乡的黄河第一湾。出行前查看网络,很多去到那里旅游的人都交口称赞那里的日落和日出,那里的露营乐趣,特别是黄河流经那里的曼妙身段。

下篇:青海七日行②:日落唐克藏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