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箭扣印象
在这次登爬箭扣前,对箭扣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
2000年以前,箭扣地区还处于路面比较难行的状态,京郊“农家乐”也才刚起步,城里人的周末郊游涉足这里的并不大多。记忆里是在95年一个秋天的午后,一行人在慕田峪长城观赏完红叶后专程绕道这里,由于天色欠佳,远远的望了一眼边赶路回城,没有留下任何影像。
此后多年,在交通和时间的限制下,带领外地来京友人上下过十来次八达岭长城看景,登爬过二次慕田峪长城赏红叶,都是当日往返;去过二次蜿蜒的金山岭长城入住农家早起看日出,也没有遭遇理想的天色,很少拍摄。
对于长城的拍摄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1999年12月31日,一行人寒夜中登爬密云境内的五座楼长城看新千年的第一个日出。零下二十余度的寒风中,一帮人也是三点起床开始登爬,在垛口上缩头跺脚苦熬近二小时直到天色大亮,太阳一点儿面子也没给。
进入新千年,开始远离摄影,郊游路过长城也没有太多兴趣。有过三次白天登临险峻的司马台长城的体验,也只是为登山和看风景。
这期间,李少白因坚持不懈的长城拍摄成名家,金山岭长城脚下经营小买卖的当地农民周万萍也因为天时地利和勤奋的拍摄,拥有了一堆被相关海外相关机构(手边资料不全,模糊一下)认可的作品。当然,京城里还有更多长城的“专业户”尚待出名。
扯回到箭扣。
重新开始用便捷的数码相机记录生活三年来,京城漫游全在城中。4日22:00摄友相约去爬箭扣等日出看云海,勾起了多年前对长城的拍摄记忆,也就半夜亢奋的上了他们的贼船。和过往曾经的风光拍摄遭遇一样,老天待我,很薄,吼吼。
还好,这三年自己已经养成没有机会出好片也要咔嚓一通的习惯,于是便有了一堆箭扣的影像,填补一下京城漫游的关于长城的“空白”。回头细看,还是很早前养成的拍摄方法,没有啥突破,28MM~300MM的视觉,依旧。







补记:
由于此前对箭扣非常陌生,早上等候日出,只局限在一个垛口之上,下午换地儿,也只在城上行走了一个多小时不到1000米,对于长达8公里的箭扣长城的来说,只能算有了个局部的印象。废片连话,算给尚未涉足箭扣的摄友指个北。
NIKON
D70S+18~200mm,
CANON G11
下篇:《八月,塞罕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