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好,该安守工作还是出去闯荡
(2012-07-19 17:04:54)
标签:
中国停车位安守机会均等鱼与熊掌 |
分类: 人在职场 |
最近许多人常谈起移民的问题,做为中国土人,我并不喜欢去另一个国家做移民或N等公民,在我看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老外来中国淘金,中国人何必奔向异国土地呢,在我们看来中国这样或那样不好,在另一个国家也会有另一些不适应的。
由此引发一个新的话题,在经济不好的时侯,应该安守工作,还是出去创业闯一个,为什么不是经济好的时侯出去闯,因为越是经济不好,资本就更亲睐创业者,机会均等原则下,尝试新机会的动因不仅在创业者心里奔涌,也在资本家心里奔涌。
某书上经常会写,如果要一个决定和行动,请按下面的指引做:
想没有用,行动的第一步是找一张纸,找一只笔,列出你如下内容
你的优势
你的不足
如果你放弃现在的工作你将得到什么
将失去什么
如果你继续留下来你将得到什么
将失去什么
你的优势
你的不足
如果你放弃现在的工作你将得到什么
将失去什么
如果你继续留下来你将得到什么
将失去什么
——哈佛校长Drew G.Faust给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演讲
“现在的你们,到了要作出选择的转换阶段。作出一个选择——或工作、或读研——都意味着失去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机会。每次决定都会有舍有得——放弃一个可能的同时,你也赢得了其他可能。对于我来说,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等于是站在十字路口时的迷茫。”
其实,比起回答,我更喜欢思考为什么会问。
为什么会不停地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却会让你们许多人无法理解、觉得不尽理性
甚至有的会觉得是被迫作出的必要的选择?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呢?
我想,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不想只是做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还想过得有意义。但又不知道这两个目标如何才能同时达到,你们不知道在一家大名鼎鼎的公司中有一份丰厚的起薪,并且前途很有保障,是不是就可以让你们自己满足。
为什么要焦虑?说起来,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有错。从你们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你们,到这里,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精英,你们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们都要依靠你们,因为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这些话,让你们个个都胸怀大志。
经常有人不停地问我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价值、试图调和那些潜在竞争的东西、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等等。但无论想多久,终要到作出选择的转换阶段,作出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失去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机会。每次决定都会有舍有得——放弃一个可能的同时,你也赢得了其他可能。
对于我来说,问题差不多就等于是站在十字路口时的迷茫。
大部分选择都与得到幸福有关。
大部分选择都与得到幸福有关。
我们一拥而上地去选修“幸福心理学”,想从中找到秘诀。但我们怎么样才能幸福呢?我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答案:长大。调查数据说明,越老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比年轻的人感到更幸福,但可能大部人都不愿意等。
当我听着你们说你们面前有如何的选择时,可以听出来,你们在为搞不明白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而烦恼——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样的成功,不仅能带来金钱和名望,还能让人真正地幸福。你们担心工资最高的工作,不一定是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的工作。但你们想过没,艺术家、演员、公务员或者高中老师都是怎么过的?你们有没有思考一下,在媒体圈里该怎么生存?你们是否曾试想过,在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研究生学习、写了不知道多少篇论文之后,你们能否找到一个教授的工作?
所以,答案就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但是不管是绘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都不试着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生活的路还很长,总有机会尝试别的选择,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这个。
我把这个叫作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和同学们说这些。不要因为你觉得会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想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最可靠的途径就是为了你的目标去奋斗。不要安于现状得过且过,随时准备着改变人生的道路。记住我们对你们的“过于崇高”的期待,如果想做些对于你们自己或是这个世界有点价值的事情,记住它们,它们将会像北斗一样指引着你们。你们人生的价值将由你们去实现!
无论如何,常回家看看,和我们分享你的幸福生活。
前一篇:出埃及记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