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D7
(2012-03-21 13:55:40)
标签:
完美主义心理学出埃及记数据分析观察力it |
分类: 出埃及记 |
如果问我,十几年职业生涯,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现在,我的回答是:学会以心理学的视角。以这个独特的视角看待世事,尤其是人的行为,思想,这一视角是自己从前所完全陌生的,也是十分难以坚持的,因为心在身体里,难免自发性的从“我”出发。
因为我现在管理一淘的设计团队吧,最近时常发现身边的许多同事会有各种的困扰,有一些想法甚至不是三言二语可以相互认同和解决的。大部分困扰的原因,我认为是来源于自我与环境的冲突,自己过去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观点和经验与新环境、压力的冲突,也有人说是完美主义思想的诱因,这是动力,也是压力。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们似乎具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并乐此不疲。
从数据分析师,到利用机器语言的数据挖掘工程师,到用户行为研究,我开始逐步习惯于从一些不为常人所注意的细节去观察一个人,习惯于通过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去更好地了解他,习惯于应用同理,注意倾听,不轻易为他人做决定……而且,在这样的视角中,自己还渐渐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强大力量。我们所见到的许多看似可恶之人,可恨之事,背后往往都有着不易为人所知的心理原因。
D7的故事是自我觉查,人性如同人体一样是极度复杂的机理,五观所查知的表象往往并不可靠。一个狂妄自大的人骨子里或许是个极度自卑的人,一个总是热情过度的人可能是为了掩饰其冷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保持冷静的观察力和独立的判断思考力是演化出一个独立人格,进行追逐自我幸福的关键。
在这里,冷静的观察力,生活和职场环境,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人,因为社会机理是由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单人组织而成的。管理学上最大的挑战,即是将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减少负面反应,集合众人之力实现业绩目标。在面临困境时,最先要保持的就是冷静,冷静的第一步是闭嘴,因为大部分的失败都来源于冲动,来源于不加思考的行动。
当我们受限于即定环境的眼光对某些问题心烦意乱甚至心灰意冷时,需要有所跳出,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一切。认识自己本就是世间近乎最难的事,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而现有的不少心理学观点,尤其以传统的精神分析为代表,对人性有着悲观灰暗的看法,也值得认真审视。并非说悲观就一定错误,但也需要多多考量其他观点,以做出更为公正的判断。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从侧面反映出以往心理学的消极特征的过度泛滥,我们身在其中,也不免会受其影响。
但就算是积极心理学,也不并是完全不可批判的,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了解知识的重要渠道,但出书者的环境,背景以及立意,往往是阅读者不可知的。这如同一份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或一纸新华社论,表面华丽丽的背后,很可能是一场场阴暗的利益交换。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阅读到的是客观现实,只有关注自我,向内观注,我们才有可能找到最正确的选择,而非最客观的选择。
因为我现在管理一淘的设计团队吧,最近时常发现身边的许多同事会有各种的困扰,有一些想法甚至不是三言二语可以相互认同和解决的。大部分困扰的原因,我认为是来源于自我与环境的冲突,自己过去的行为和思考模式,观点和经验与新环境、压力的冲突,也有人说是完美主义思想的诱因,这是动力,也是压力。由于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的事物不能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们似乎具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将这股精力投注到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上面,努力去改善它们,尽量使其完美,并乐此不疲。
而实际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不完美此起彼伏,以至于完美主义忙于应付,同时又深感手中有太多大多的计划要实施。这种感觉日积月累,会让人产生挫败感,甚至会陷入碌碌无为或愤怒的极端状况中而无法自拔。
我的建议是:
1、完美主义的对象,应该有所选择。“完美主义不是问题,不分事情轻重大小地完美主义才是问题”。
2、考虑修正自己的过高要求,接受不完美,时间会让事情向正确的方向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