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化路105号的老华
文化路105号的老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69
  • 关注人气:1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路随笔(十九):智慧必来自孤独

(2013-01-13 00:20:00)
分类: 若有所思

昨天下午,参加这个学期最后一次监考,突然有些心生悲凉:每次监考,我总感觉自己像个特务,内心阴暗,没有美好。

今天下午,天气阴沉,但比昨天稍稍暖和。参加了读诗会的读诗活动,学生五六个,不多,不过氛围挺好。读诗活动还处于初期阶段,我想随着活动的持续和深入,应该会越来越有意思,希望他们能坚持体验到有意思的那一刻。

我顺便提到了他们的考试情况,有学生问我,《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课本以后有没有可能进行改革(改变)。我苦笑,只能说不知道。连学生们都能看得出来是不合理的东西,我们作为老师的却没有意识和勇气,或者无力去改变!

我联想到昨天一位学生给我发的短信:“老师,我觉得昨天的卷子不科学啊……材料题分值太低,论述题分值太高。材料题更有话可说,论述题空洞,如此就太靠书本上的东西,和您所说的联系实际,说自己的话不久冲突了吗?”

我也只能告诉他,学到的东西并不是只用来考试的。

其实我是很不情愿给学生划考试重点的,因为我觉得那样不公平,且无趣。不过这个学期我最后还是没能坚持自己的这一原则。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东西,是无法令他们顺利应付学校的考试的。因为“现阶段,分数是对学生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学到的东西不是为了考试,但学生时期,这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好吧,我坦白:我很想拿奖学金,而没有分数,那是不可能的。”这还是上面那位学生给我的短信。

看到学生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该是喜是忧。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深信,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是有用的。尽管,不是现在,不是眼前。因为,那些知识都是好的,如说有什么遗憾,那或许就是我,教得不够好。

当然,我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买我的账。比如,我所教的A12财务12班和A12物理班,同一个教室课堂,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考试结果,其中一个班级的整体现状就表现出对我的极大的“意见”。

不过令我纳闷儿的是,为什么这个极大的“意见”就这么整齐划一地集中体现在这作为一个班级整体的群体之上。

不过,在阅卷当中,我也非常欣慰地看到,不少学生的答案已经跳出课本所谓的“标准语句”答案,而倾向于个性化的表达。同时,也有对时事关注与思考的体现!

昨天上午,一位学生在微博上转发给我一个BEYOND乐队在1991举办的一个名为“生命接触”的音乐会视频。于是,我中午的阅卷就是在这个勾起我怀旧情感的音乐之中进行的。音乐会的最后半个小时,当演唱《再见理想》一曲的时候,黄家驹的一席话令我印象深刻:“一首很早很早的歌(《再见理想》),这首歌讲出我们在早些年一些玩音乐的感觉,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感觉。但是今天我们再唱回这首歌,是因为,虽然今天是有很多歌迷同我们共同分享这个音乐会,但是仍然有些时候,我们会感到落寞与孤独。”

然后,今晚,我又看到一句话,龙应台的:智慧必来自孤独。

我想,这大概是对的吧!

 

 

 

2013-1-13凌晨

 

 

PS:贴诗一首《公开的独白》(欧阳江河)

 

《公开的独白》

——悼庞德

 

我死了,你们还活着。

你们不认识我就像从不不认识世界。

我的遗容化作不朽的面具,

迫使你们彼此相似:

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

我祝福过的每一颗苹果

都长成秋天,结出更多的苹果和饥饿。

你们看见的每一只飞鸟都是我的灵魂。

我布下的阴影比一切光明更肯定。

 

我真正的葬身之地是书卷,

在那儿,你们的生命

就像多余的词被轻轻删去。

上帝如此简单,只须简单地说出,然后忘掉

所有的眼睛只为一瞥睁开,

没有我的歌,你们不会有嘴唇。

而你们传唱并将继续传唱的

    只是无边的寂静,不是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