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路随笔(十二):谈虚无更胜于讲时事
(2012-05-31 21:48:29)
标签:
文化 |
分类: 若有所思 |
“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有多重要?”
晚上,刚刚听完虞卓娅老师的讲座回来,心中甚至欢喜,却从网上得知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于今天凌晨逝世的消息。我无意识地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就突然想到了这一句影片台词。
我想,此刻,人们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周汝昌先生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会愈久弥坚。
生离死别,是生命和灵魂最敏锐的试金石。
祝愿周老先生走好。
不必祈福,对于周老先生来说,福,自在。
晚上,虞卓娅老师的讲座主题是:《<聊斋志异>,对诗意生命的追求》,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光光看着这个题目,就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尽管世间百态,众生芸芸,但内心里,大家所追求的都是同一种东西:诗意的生命。
虞卓娅老师也是我老师,当然,在我毕业之后,我们之间又多了两层身份:同事,好友。良师益友兼同事,再加上虞卓娅老师的诗情画意、真情实感、渊博学识,让我之前一直对这五月的最后一个夜晚充满了期待。
的确,不虚此行。我忍不住还要赞叹,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
生命、亲情、爱情、友情,这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我无法言传今晚所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一切,但就像刚才我跟虞卓娅老师说的,尽管讲座没有互动问答环节,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互动。
就在昨天下午,我在备课的一个专题就是“人,诗意地栖居”。而也就在昨天晚上,我也还在面对一群理工科的学生谈起诗歌。
文学,本来就是人生。
越来越的时间里,我还是很茫然:究竟,什么是诗意,究竟怎样才算诗意的生活,究竟怎样才能诗意地生活。
今天,对于生命的意识来自于另一位同事,该女子今天非常显眼地带了一个口罩来食堂就餐,引人侧目与惊讶。三言两语之后才知道是感冒了,她说戴口罩是为了防止把病毒传给别人。她说在台湾或者国外,一个人带口罩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别人也马上就知道这个人可能是患病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行为,就看出,一个社会对于生命的关注和尊重。但我们很多人的反应,不是觉得滑稽,就是认为是小题大做。
其实,最真实的,才是最诗意的。而这些,就是生活的精致细节。
诗意的,是真实的,也是简单的。
谈虚无更胜于讲时事。
这句话,是今天讲座中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以此结尾。
2012-5-31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