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2012-04-26 23:34:57)
标签:

教育

分类: 南疆岁月

20101113    星期六 

连续去了两个晚上的晚自习,感觉学校安排这样的晚自习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很多学员都并没有在认真学习。做作业的有,聊天的有,在外抽烟的也有,晚自习的效率不是很高。不过也难怪,都是成年人了,也都是老师,晚自习也确实有点难为他们了。只是希望学院能够在教学管理上更加地人性化。

照例先是到6班,了解了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有意识地和一些学生聊天,以训练他们的汉语对话能力。一席谈话之后,发现,其实6班很多学员的日常简单的口语交流还可以,但是一些书面语的掌握和运用就比较困难,所以回到课堂上,就有显得言辞的捉襟见肘了。另外一个,就是学员还是将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课堂上讲汉语,生活中却是基本上使用维族,这样汉语提高的速度太慢。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要像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是要打感情牌,吆喝学员建立良好的感情与关系,所以我想利用晚自习多和学员接触,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事儿。目前我和6班的学员尤其是男学员已经比较熟了,平时交流的时间也比较大,大家也都愿意讲汉语。另一方面就是要鼓励他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尽量多使用汉语交流。晚自习和学员的聊天过程中,我也会认真地听他们说话,听他们的发音,如果有什么问题,就及时给他们纠正,这样氛围也很好。

利用聊天、谈话的机会,也从学员那里了解了一下阿克苏以及新疆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即将到来的库尔邦节。由于节日临近,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库尔邦节就相当于我们的春节,而很多很多家里的关于节日的准备的活儿,都需要他们去做,尤其是一些男老师。所以,我也很理解他们,报以同情。

本来今晚去之前是准备给他们赏析一首诗歌的,是王安石的《元日》,一首描写我们过春节的古诗,以此表达对他们的节日的祝福。不过到了教室才发现,他们的汉语精读老师已经在黑板上抄了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很多学员都不理解,所以我就给他们讲解了一番。整首诗还算容易,只要了解古诗当中一些倒装句的用法以及此类活用的规律,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临走之前,我还和坐在第一排的吐尔逊·沙拜尔谈了会儿话。吐尔逊·沙拜尔汉语基础不是很好,性格比较内向,上课一般也都不怎么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好几次提问他都回答得不是很理想。不过比起刚开始的时候,也已经进步了不少。我问他能不能听懂我的讲课,能不能跟上我的上课。他说现在已经慢慢开始能够跟上了,不过仍旧有点儿吃力。我也鼓励他慢慢来,平时多听听课文录音,多练习说话,上课要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无论对错都没关。他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现在连发个班级都有几位老师汉语基础水平比较差的,需要我们的耐性。平时也得多关注他们。

一个晚上下来,还是挺高兴的。不过有点遗憾的是,从学员口中得知,阿克苏的冬天并非我想象当中的那样会有漫天满地的打雪。阿克苏也下雪,但是雪下得并不大,因为天山的阻挡,落在阿克苏的雪不像在北疆尤其是乌鲁木齐那么大,那么多。这对原本就是抱着想来见识见识西北的大雪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一种美丽阻挡了另一种美丽”,这是我在走出教室的时候,想到的一句诗。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