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28)

标签:
巴扎温宿《西游记》教育 |
分类: 南疆岁月 |
2010年11月6日
由于部分学员老师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所以学院决定把今天的课改到明天(周日)上,所以,我们算是提前一天得了休息。
省指挥部和我们的跟随领导都同意我们今天自由活动一天,于是19个人分成了三拨,一拨人原本打算去看胡杨林,后来顺带也去了神木园;一拨人去了温宿县城,其中就包括我;另外剩下2个人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宿舍。
到温宿县城并不远,在学院门口坐7路车,大约过五六站,换成16路公交,直达温宿,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去温宿的原意是想看看这座汉代姑墨之国的遗址面貌,风土人情,周六也恰逢温宿的赶巴扎之日,也顺便见识体验原汁原味的巴扎。
不过我们到的第一站是一个叫做西游乐园的景点,据说也就是《西游记》中八戒娶亲、抢亲,后被孙悟空降服跟随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高老庄和黑风洞所在地。初一听高老庄在此,心里不免愣了一下:唐僧取经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如果到温宿才收八戒为徒,那么取经路程其实已经过大半了,而《西游记》当中的这一情节则是在小说较为靠前的地方,这是一个矛盾。回来后一查地图才知道,原来唐僧取经走的路线并非是经新疆或西藏直接进入印度,而是经新疆,到中亚,然后再经过阿富汗和阿基思坦等国家,再绕到印度。不过,即便如此,我一丈量从古代长安到温宿的路程以及温宿到印度的路程,仍旧是将近等同的路程距离。所以,对这个“高老庄”的真实性还是心存疑惑,不过这当然是后话。西游乐园根据小说和电视剧《西游记》中八戒与高小姐的故事情节,在院内主要还原展示了高老庄和黑风洞两个场景,包括高家的客厅,高小姐的卧室,后院等等,也有唐僧师徒尤其是八戒的塑像等。整个院内,还有其它一些体现佛教、远古传说等的人事物场景。西游乐园是依山而建的,当然,这些山其实叫做土山更合适些,因为都是寸草不生的。沿着土坡台阶拾级而上,登上山顶,山顶是平的,很宽广,地上随处都是一些低矮的土堆,外形各异,类似于舟山的沙雕,一些清真风格的。听讲解员一说,才知道这是维族人的墓,而且,这一片墓地至少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很多经过风吹雨打日晒,破旧衰败了,有些磨得没了棱角,有些已经不是完整,塌掉一角的,都有。讲解员又给我们指了对面不远处另一些山头的坟墓,那些则是年代近一些的坟墓,这些墓地,维族人一般都不让汉族人上去,因为这是他们祖先长眠的地方。包括我们所在的山头,那些坟墓也是被铁栅栏为了起来的。这些坟墓都是用泥土塑成的,没有任何的石料,也没有墓碑,安静地站立在明媚的阳光下,丝毫不让人觉得有恐怖感。
要非常感谢我们的讲解员,其实她是门口的售票员,因为今天只有我们几个游客,所以她主动要求担当起我们的导游。
出了西游乐园,热情的导游还请他的一位男同事用车把我们送到了温宿最大的巴扎,五个人只收了我们在十块钱,到达目的地,临走的时候,他还叮嘱我们逛巴扎要注意安全。
虽在在阿克苏市区也去过英巴扎(人民市场),但是像这么大的巴扎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一路进入,马路上就看到来来往往的马车驴车,以及一些牵着牛羊牲口的维族人。巴扎外面是停车场,只不过停的都是马车和驴车,原始的交通工具,也非常具有民族风情的集市特点。看到那些马啊,驴啊,以及那些肥肥的、黑色白色黄色的羊,心里不禁特别高兴。以前都是在餐桌上吃,现在能这么近距离地看见活蹦乱跳的,自然是别有一番意味。整个巴扎最外面是进行牲口交易的,进去一点,有民族小吃、干果水果、衣物鞋帽、蔬菜、布料绸缎、五金杂货的,琳琅满目,吆喝声此起彼伏,喧嚣声不绝于耳,好一派热闹场景。在阿克苏,巴扎是有规定时间的,而温宿的巴扎则是在星期六。每周的这一天,巴扎上就格外热闹。从巴扎出来,走在马路上,一抬头就能望见雪白的天山横亘在前方。
虽是明晃晃的白天,却突然冒出两句诗来:在黑夜与黑夜之间∕像一阵雪白的风暴瞬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