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27)

标签:
阿克苏朗诵教育 |
分类: 南疆岁月 |
2010年11月5日
今天的诗歌朗诵还算是比较成功。
培训6班的学员其实口语水平都还不错,就是有时候比较懒,不愿开口说话,需要我时不时地敲打他们。我的要求是让我们到讲台上来表演,可以带稿朗诵,当然,能脱稿背诵那是最好的。第一个站起来的是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老师,她说她可以背诵,但是希望能够站在座位上,因为怕上来会紧张。这些老师其实也都蛮可爱的,平时也都是站讲台的人,到了这里反而害怕了。为了鼓励她座位第一个站起来的学员,我就对全班说:“由于她是第一位主动站起来的,而且是背诵,我可以破例,不过接下来的老师必须到讲台上来表演。”大家都表示没意见。这位女老师背诵得还算熟练,不过缺乏一点朗诵的技巧与激情,不过,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值得表扬了。接下来上台的是两位女学员,合作朗诵,朗诵得不错,但是,一直低着头看稿子。我肯定了她们的表现,也给他们指出了问题。之后的两位搭档女老师,就显得比较自信了,而且朗诵过程中,包括语气、姿态和合作,都比较好,赢得了在座的老师的掌声。相对于女学员来说,男学员则显得不怎么积极了,于是,我只能点名了。第一位被我点到的是名叫亚森·赛买提的年轻男老师,虽然刚叫到他名字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害羞,不好意思上台,但是在大家的鼓动下,还是红着脸勇敢地上了台。出乎意料的是,他朗诵得特别好,虽然有些发音声调不是很标准,但是,朗诵时表情很到位,语气也有高低起伏,特别是在读完第一段“在十月∕在十月的阿克苏∕每一枚苹果都是阿克苏人的心∕阿克苏人的心是一枚苹果”之后,他还加了一句“我是阿克苏人”,并把右手放在胸口,做了一个维族人表示问候、尊敬的手势。他一朗诵完,整个教室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为了能够鼓动更多的人上来朗诵,我特意问了那些已经上来朗诵过的学员是否还愿意再上来一次,她们都表示愿意。于是,我就开始了临场发挥:“其实演员都是有这样一个心理:一开始都不敢上台表演,害怕演砸,但是上来一次之后,他们就像继续上台,因为,他们总想表演得更好,而且也相信,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能演得更好……只要大家敢上来第一次,我保证大家以后会争着要上台……大家要相信我……”我这么一说,果然又鼓动了两位男学员上来朗诵,而且表现都很好。
可惜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一转眼就过去了。
下午,照例是我们援疆教师内部召开教研活动,交流了一下近期的教学心得,讨论了一些教学的方法以及接下来的工作。5点钟,学校安排我们参加全校老师的政治教育活动,今天是观看教育影片《第一书记》,影片故事是感人,但是也感慨于中国电影观念和拍摄技巧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