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0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南疆岁月 |
2010年10月14日
“在十月的阿克苏/每一枚苹果都是阿克苏人的心……”
到阿克苏没几天,就读到如此优美的诗句,心头不禁一热,更加加深了对这个城市的美好印象,令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祖国边疆的城市。
写这首诗的作者叫侯永清,就在与阿克苏教育学院仅有一条马路之隔的阿克苏电视台工作,于是,我和同宿舍的一样爱好诗歌的老宋决定有机会定要去拜访拜访他,读读他的诗作。
十月的阿克苏,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这一点,我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段时间,难得的外出的日子,都会买些水果回来,一是为了补充身体的水分,二是为了品尝新疆甜美的水果。非常地幸运,我正是在十月来到了阿克苏,似乎都是巧合,又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来阿克苏之前,就对这个位于天山脚下的南疆城市做了一番了解。有幻想,有忧虑,有憧憬。阿克苏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境内河流众多,阿克苏在维语当中就是“白水城”的意思,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阿克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兵团农一师师部所在地。与浙江相比,阿克苏地区的面积比整个浙江省还大,但是人口却只有240万,而浙江省是接近5000万,这让我们这些久居南方人群拥挤之地的人们感到一种舒畅与惬意,感觉像鸟儿一般,从蜗居蛰伏的鸟笼中一下子飞到了自由辽阔的森林之中,就连心胸也似乎豁然开朗了不少。
从阿克苏,我深切地感受到,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不仅在于她有那么多的丰富特产,还在于新疆人的淳朴,在于新疆自然资源的丰富,更在于生活方式的闲散舒适。相对较慢的生活节奏,丰饶的物产,辽阔的大地,这注定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要比经济发达地区高。幸福本来就是内心的一种自我认同,就这么简单,我一直这么认为。
此行前来的援疆教师一共有19个,分别来自省内不同高校和一些地区的小学,一个团队,有纪律,也有乐趣,虽然我们都离家千里,而且面临的支教任务也是非常地艰巨(不仅要教会300名小学教师会使用汉语,而且,还要求他们2年之后能够用汉语进行教学),并且生活也比较单调,一般不允许外出,但是,大家也都彼此有照应,而且,这些人当中,也都各有各的才艺,有擅长书法的,有热衷茶艺的,有喜欢乐器的,有精于摄影的,有爱摆弄植物的,有痴迷棋道的,等等等等。以后大家经常相处交流,倒也可以在兴趣爱好方面也很好的拓展与提高。
有时候感觉这个世界真的很小,就比如说和我同宿舍的老宋,居然是韩伟表老师的大学同学,好兄弟,而且,是个诗人。同时,擅长朗诵,不仅写诗,也朗诵自己的诗。昨天晚上,我们竟然聊天知道凌晨两点半,从中也知道,老宋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非常幸运能认识他,并能“同居”一年半载,这也是我获益匪浅的。看来,此次来新疆,真的是一个锻炼充实自己的好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或许,会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虽然真正的教学工作还没开始,也尚未完全领略阿克苏的风俗民情与风光美景,不过,我相信,未来的一年半的经历,将在我的人生中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