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天西行散记(四)

标签:
旅游 |
分类: 走马江湖 |
2011年8月18日
昨天睡觉的时候,临时改变了计划,因为下雨的缘故,再加上去郎木寺班车有限,遂放弃去甘加草原和八角城。事后从其有客口中得知,甘加草原也不过如我们从夏河到郎木寺沿途上的一路草原。这样想想,心里的遗憾也稍稍地平息了不少。
昨晚在夏河青年旅舍,认识两新疆姑娘,一西藏小伙儿,一浙江老乡,也算是打发了无聊的旅途夜晚。相对来说,今天在郎木寺的这个青年旅舍倒并不咋地,条件设施都比较差,也没有驴友闲聊的氛围。不过,凑巧的是又遇到一位浙江老乡,宁波的一位小学教师,跟我同屋。她一个人从青海过来,接下来也是打算赶到成都。于是,我们同住青年旅舍,接下来可以结伴而行。
今天有两大收获,一是从夏河到郎木寺沿途一路大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其实这已经属于若尔盖草原的一部分了。从出了夏河县城半个小时后,出现在视野的就都是草原了,高低起伏,青黄相继,偶有成群或三三两两的牛羊闲散踱步食草。还有紫色、黄色等颜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像极了一副漫长的流动画卷。司机师傅也善解人意,半途中停车给了我们几分钟拍照。二是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感受了郎木寺的清净与悠闲。来之前,同事和我说,郎木寺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来之后,对此深有体会。
今天天气不错,达到郎木寺镇的时候大约中午十一点半左右。郎木寺不大,一下车,在车站附近,就有一个青年旅舍,就不由分说地住了下来。条件不是很好,不过,很安静,房间里没有锁,问了服务员之后才知道,这里睡觉都不用锁门。安顿好之后,沿着街道往郎木寺走,顺便找了家饭馆解决午餐。郎木寺镇是一个更加小的镇,街道呈工字型,从车站下车,就进入主街道,两边是藏族特色的店铺,日用百货、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店等。再往前走,右手直上就是甘肃的郎木寺,往左则是四川界内的格尔底寺。我先上去的是甘肃界内的郎木寺,从所了解的资料来看,郎木寺凸显的是寺庙宗教文化,而格尔底寺则自然风光更胜一筹。
花了三十块钱买了门票,进得去寺去,沿坡路而上,寺庙依山而建,由低到高,参差错落,部分寺庙正在修建之中,使得原本清净的寺庙显得更加地清净。藏传佛教寺庙和汉传佛教寺庙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不像后者那样香火缭绕,人声嘈杂。徘徊在郎木寺间,游客并不多,三三两两可见喇嘛,周边尚有一些民居。在藏区,无论是喇嘛还是普通百姓,对佛教都比较虔诚,百姓也很敬重喇嘛,所以,两者融合相处得很和谐。也有一些藏族小孩往上山走,原来上面有一所小学,被寺庙包围着,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或许更能领得一份静心吧。我并没有进得寺庙去,因为我觉得在庙宇之间领略体会佛家的意境,已能让心灵获得一种满足。在郎木寺山顶,眺望远方,或者俯视身下,群山连绵,天高云淡,下面密麻参差栉比的建筑,以及来来往往的人们,一切都显出宁静安详。坐着低头沉思,或者站着四顾仰望,内心都显得无比地宁静,仿佛一阵风就能把灵魂吹出体外去,漂泊而不落魄。
下得郎木寺来,往右前方走,跨过只有两米宽的白龙江,二三十米远的距离,便是四川境内了,我并没有尽到格尔底寺去,只是沿着寺庙围墙,一直往上走,到了高处开阔地,远眺群山,或者仰望苍穹。善男信女们亦步亦趋地往山下走,经过转经筒,虔诚用心地完成一天的祈祷。藏民对佛教的虔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而这种虔诚又脱离于我们大多数汉族人的迷信,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与敬畏。看他们那么用心地转经,神情专注,毫无杂念愿想。每天如此,并非临时抱佛脚。在这里,宗教信仰是一种常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非某一特定时刻的祭祀或者朝拜。
然后,我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仔细地看着这宁静的一切,周围没有嘈杂,心便也沉静下来。
因为郎木寺地处甘肃甘南和四川若尔盖的交界处,两者的分界就只中间的一条白龙江,所谓的江,其实就是一条两米来宽的小溪罢了,不过这名字倒是霸气。于是,这一日之间就在四川和甘肃两界来回跑着。
下午的时候,觉得有点累,就在旅舍休息,于是就遇到了我的老乡:一个女的,从青海湖下来,也听不容易,如果不是因为老乡的缘故,她也不会在这家旅舍住下来,而且是同屋。待她从郎木寺游转下来,我们一起吃了晚餐,然后在郎木寺周围转悠了一会儿。黄昏时分的郎木寺更加显得幽静和禅意,让人旁无杂念。假若有时间,真想能够在此多停留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