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电视上演的
(2010-02-06 15:31:02)
标签:
鳳姐新聞虛假紀實媒體文化 |
分类: 若有所思 |
到如今,我由衷地佩服起我母亲天生所具有的怀疑、批判一切的态度与精神。
我毫不夸张,更无嘲讽之意——谁会嘲讽自己的母亲呢!
我母亲大字不是一把,文化水平不高,不过也热衷人间世态,常常关注电台新闻,当然,一般都是地方新闻,有些甚至是在我们家人的“翻译”下收看的。但这丝毫影响不了母亲怀疑、批判的精神。
“这怎么可能?这新闻是假的吧?肯定是电视上演的吧?”每当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闻,母亲总是持谨慎、怀疑的态度。
“怎么可能?你疑心太重了吧?那些电视剧、电影的确是演的。可这是新闻啊,都是事实采访啊!” 我和父亲当时都是电台媒体的忠实粉丝,犹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可以说是坚定不疑啊,偶尔还免不了对母亲的“揶揄”。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时代的发展,我们也开始对所谓的新闻媒体,所谓的新闻、纪实报导产生了怀疑。而直到“凤姐”的出现,算是着实领教了。
这“凤姐”在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了,绝对不会和《红楼梦》中的那位凤姐纠缠不清。“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过我了”、“我现在看的都是一种社会人文类的书,比如说《知音》杂志、或者《故事会》”、“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话,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有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友邦保险等金融公司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向我表达爱意,愿意与我结婚,而本人觉得他们年老色衰,说不定今天结婚,明天就死掉了,所以不愿意”等等都是这位“凤姐”的经典语录。甚至,最近在网上风头第一的已然不是“春哥”和“曾哥”,而是“凤姐”。网友将这位“凤姐”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甚至仿造“春哥”句式,创造出 “信凤姐,得自信”,“罗玉凤小组”和“罗玉凤贴吧”立刻成立,百度百科已经出现了“罗玉凤”词条。
我是在江苏卫视“人间”栏目上第一次领教“凤姐”的霸气的,在“凤姐”事件被爆纯系一场策划炒作之前,对于节目的故事,我还是不怀疑的,甚至是“佩服”的:真是人间百态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过,待到得知此故事乃一场策划炒作之后,除了对这位“凤姐”的态度由“佩服”转为“震惊”与“嘲讽”外,更令我愤慨无语的则是江苏卫视的行径。
由此,我也想起母亲的口头禅:“那都是电视上演的”。
目前,上至中央电视,小到省市县级电视台,基本上都会有一些纪实节目,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讲述一些所谓的社会上,甚至是百姓身边的故事,其中又以情感的、法制类的居多,因为,这类内容最能吸引观众眼球,引发共鸣,从而提高收视率。江苏卫视的“人间”栏目则就是这样一类情感纪实的节目。其实,追根溯源,这类节目的播出,尤其是一些情感、法制类节目故事的比方,除了供观众消遣娱乐之外,我想最主要还是能够使观众多阅览人间世态,欢乐共分享,欢惨以为戒。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普及法律常识的一个途径。然而,随着此类纪实栏目的成为滥觞,媒体也在节目本身上动起了“歪脑筋”。虽说世间百态吧,可是,大家也是能力有限啊,没有那么多人力、精力搜集播出那么多纪实故事。于是,粗制滥造,甚至胡编乱造的节目就出来了。纪实节目也还是“演了”:先是剧情夸张,润色,后来甚至是故事本身也是子虚乌有了,完全成了导演们的杰作。不是责怪江苏卫视炒作“凤姐”,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炒作另有其人。江苏卫视要负责的,就是对于节目把关不严的行为与后果。人家网络营销策划公司炒作是他们的事,但是,你江苏卫视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其搬上了屏幕,你就也脱不了干系了。而且,我网上一搜,也搜到以往一些网友对于江苏卫视“人间”栏目故事的真实性怀疑的言论。一家省级电视台,出现这样的行径,是值得反思的。退一万步讲,就算你要编故事,你也编的圆满一点,能够瞒天过海不为观众知晓,那倒也罢了。可是,事实是,编纂的本事太差,露了马脚,观众也受了欺骗。要说侯耀华代言虚假广告最终伤害的是观众的身体,而这类节目伤害的则是观众的感情啊。读者们也不要替其辩护:这样的情况也不光出现在江苏卫视,其它电台媒体甚至央视可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们总是摆脱不了攀比的劣根性,荣誉要攀比,丑陋也要攀比。可是,难道我们不应该做好自己吗?!
对,那都是电视上演的。
现在,不仅这类纪实节目在欺骗观众感情,就连一些正儿八经的新闻,一不小心也使人贻笑大方。这里,我也想起一同事前不久也是针对新闻真实性批评的一些文字。摘录如下:“昨天的新闻明显“摆拍”:新疆阿尔泰地区连降大雪,受灾严重,很多地方积雪达 2米,有些群众患病也难以出门求医问药,了解到这一情况,地方医院组织医疗小分队,主动送医送药上门。央视晚间新闻的这则报道问题出在:小分队进门,主客见面,握手,很明显,这时候机位是在室内某处,已经准备好了,这一幕完全是“导演”出来的“秀”。纪录片可以有限度摆拍,新闻短片出现摆拍,新闻本身真实性大打折扣。”
其实,诸如新闻报导、电视节目存在虚假乱报比比皆是。现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发行量,都是想尽了办法,这其中也就包括动这些“歪脑子”,玩起花边新闻了。这最终受伤害的,除了观众,也是媒体本身。
在这个“新闻本身也成为新闻”的年代里,我们该信谁?难道,真的要昨日“信春哥”,今天“信凤姐”吗?
还是母亲说的对:那都是电视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