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20世纪30年代,照片来源:绍兴图书馆网站)
“绍兴自越王句践建都命范蠡筑城以来,一直筑有城墙御敌防匪。至绍兴沦陷前,计有城门11个,其中水城门6个。1922年,根据建设萧绍公路需要,拆除西郭门至昌安门1836米城墙为路基。1938年2月,又根据抗战的需要和上峰的命令,总共投放216698工,将11720米城墙全部拆去改成环城公路,以致绍兴的城墙、城门荡然无存。图为拆除前的绍兴水城门。”
水城门是水乡绍兴城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却没有将水城门的遗迹保留下来,甚至连废墟也早已不复存在。面对这张陈旧的照片,面对这段简短的文字,我不禁又一次陷入对战争的厌恶情绪旋涡当中,那一场长达八年之久的战争,令中国丧失了多少宝贵的财富啊,令中国人民徒增了多少历史的遗憾啊!
当今天,我们只能通过图片数据以及其它仅存的文献来认识历史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怅惘,我们只能利用记忆,甚至想象。
由此,我也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浩劫,令我们国人多生愤懑。
第一次,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次,日本侵华战争;
第三次,虽然我极不想提及,但是也不得不面对:WHDGM。
每一次浩劫中,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历史已经为我们作出较为完备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