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回到这,回到亲爱的故乡
我的故乡,温柔而沉思的故乡啊!
鬈发般的黄昏在山后
挥动着雪白的手。”
这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精神的故乡。
以我浅陋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匮乏的诗歌理论水平,叶赛宁,这位苦难而浪漫的俄罗斯乡村诗人,是至今为止,我所热爱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我想以后,大概也是如此吧。
对叶赛宁的热爱,出于他对与故乡真挚的热爱,出于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作为一个诗人,他用朴实的语言,浪漫的情怀,一遍又一遍地歌颂着故乡,歌颂着祖国:黄昏的荨麻上闪烁的露珠、苍茫的暮色里香蒲折裂的声音、殷殷相劝的金色的白桦林、在海风中呼唤玫瑰的夜莺、穿着老式破短褂扶着拐杖张望的母亲以及休憩在丝绒般的白芷丛间的香甜的罗斯。那是叶赛宁温柔的故乡,伟大的祖国,在他的诗歌里,衰败也是欣慰的,苦难也是浪漫的,无论是衰败,或是困难,他都饱含深情地赞美着。“我的抒情诗赖以生存的是对祖国巨大的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乃是我的创作之本。”
对于祖国深厚的感情,首先是来自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因为热爱叶赛宁,我也爱上了他美丽的故乡——梁赞康斯坦丁沃诺村。
但是,我更爱我的故乡, 以及,故乡的大地上,广阔的天空。
我确定,我热爱着她。
午后臃肿的阳光随意地在大地上铺散开来,像一张张因岁月变迁而泛黄的纸,纷纷扬扬。低矮的山丘上吹过低低的风,灌木丛里,昆虫们练习着自然的旋律。高高天空中没有一只鸟,但并不显得苍凉而孤独,恰恰相反,它以前所未有的最慈祥的目光俯视着初春的大地,以及大地上日复一日的一切。
故乡的天空,忧郁而迷人
燕雀从南方飞来,朝北方而去
不曾留下任何的痕迹
风,则是一阵接一阵地吹着
或高,或低
像浪漫诗人口中轻轻吐出的诗句
在丛林里穿梭
在山坡上徘徊
偶尔撞入我瘦弱的胸膛
令我兴奋不已
这就是我所热爱的,故乡的天空,在夜晚,它们则显得更加魅惑。
故乡的星空
七月的末尾
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彼此呼应着
南方的星和北方的星
脉脉含情,望穿秋水
风高高地吹过,在漆黑的山冈
北斗七星慌乱了阵脚
在故乡,天空是如此般魅力,像我心头热恋的姑娘,永远充满着诗意。当然,故乡包括着更广泛的意象。比如:父亲沉默高大而又日趋伛偻的背影,母亲大半辈子不曾停歇的唠叨,姐姐饱含深深姐弟情谊的微笑,晚霞之下沉默的屋顶,黄昏庭院中闪闪发光的小板凳,萧索的田野上大片大片随风起伏的紫云英,以及,村口老樟树下缓缓流淌的河水。它们统统都构成我故乡诗意的生活,及场景。
我无法写下像叶赛宁诗歌般美妙的词句,但是,我自信像叶赛宁一样,我无比热爱着我的故乡,我的故乡的天空,以及天空下的一切。是故乡,给予我宝贵的生命,是故乡,给予我苦难的童年,是故乡,给予我生活的艰辛,是故乡,给予我雨水般的灵感。尤其是现在,当我身处异乡,每每回到故乡,站在故乡的大地之上,天空之下,情感便如洪水般泛滥,思绪即似蔓藤般纠结。
是的,我热爱着我的故乡,我热爱着故乡的天空,就像我热爱着自己。
我知道,故乡也热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