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叶芝的诗《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著:W"B"叶芝
译:李立玮)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地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是我所阅读过的作者诗当中我最喜爱的一首。无论是诗歌的遣词造句方面,还是它所饱含的深沉情感来说,都深深地感动了我。
阅读外国诗人的作品,对于我这类只掌握点皮毛英语的读者来说,是要颇费一翻周折的:因为,翻译很重要。想要通过阅读翻译作品而体验诗人原汁原味的语言,基本上是很困难的,这是语言之间的差别。而从诗歌情感上来讲,则更难把握了,一不小心,诗人的意境就全被糟糕的翻译所破坏了。现在翻译界流行的有七种译作,确切的说,应该是六种,因为李立玮的《苇间风》中的《当你老了》现在网上基本上搜索不到,而我个人认为,这首译作恰恰是所有译作中最好的(我强调的是我个人认为)。而在阅读到李立玮的《苇间风》中的《当你老了》之前的普遍的六种译作之中,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飞白的译作。
《当你老了》是叶芝为他终身倾慕的女子莱德"冈而作,倾注了作者深沉而真挚的爱意,历来传为名篇。叶芝是在23岁之上时遇见莱德"冈的,当时,莱德"冈22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虽然年轻,却已经继承了她父亲的丰厚家产。并且,在她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成为了著名的政治人物。叶芝对莱德"冈可谓是一见钟情,不仅仅因为她的美貌,更因为她崇高的信念和幽雅高贵的素养。他们在伦敦的时候,也是初次相遇之后,曾一起谈论政治与戏剧,以及自己将来的理想,因为莱德"冈同时还是一名演员,因此,诗人的气质和演员的才华在一起引起了共鸣,两人可谓是无所不谈。这段时间,也恰恰是叶芝自认为是一生中最美妙而短暂的时光。时隔多年,他还是经常地忆起他们在伦敦共度的那段短暂时光:“一切都已模糊不清,只有那一刻除外:她走到窗前,穿一身白衣,去修整花瓶里的花枝。”
花已暗淡,她摘下暗淡的花
在飞蛾的时节,把它藏进怀里。
诗人在多年之后用诗歌回忆了当时的场景。然而,尽管经受着爱情的煎熬,诗人都尚未她进行表白,一则是因为羞怯,一则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一个穷学生为妻。与此同时,莱德·冈一直对叶芝也是若即若离,当叶芝第一次向她求婚时,她拒绝了。而且,之后,她始终拒绝叶芝对她的追求,并最终嫁给了他人,甚至在婚姻失意之后,仍然拒绝叶芝的追求。不过,尽管如此,叶芝对莱德·冈的爱却始终坚贞不渝,因此,这也注定了苦难与忧伤将陪伴他的一生。
叶芝对于莱德·冈爱情无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于莱德·冈的诗歌来,在数十年的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莱德·冈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
李立玮翻译的这首《当你老了》,堪称其中之经典。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而丰富的情感,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真实情感,这是他最大的特点之一。像诗中“倦坐”、“取下”、“留痕”、“弯下”、“低语”等词语,相对于其它译作来讲,都非常自然,朴素,毫不华丽,但是却都非常到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从诗歌韵律方面来说,这首译作更适合朗诵,因为非常有韵律,最精彩的是诗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两句,译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逐步深入,加强了语气,不仅提升了诗人情感的抒发,而且使诗歌在韵律上抑扬顿挫,非常有节奏感。“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地步上群山/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因此,我觉得语言的自然朴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李立玮的这首译作得以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诗寄予了诗人真挚的情感。特别是第二节:“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这种纯洁而热烈的爱情相信是最伟大了爱情了,难怪诗歌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感动那么多的人,关键还是诗人崇高的爱情信念。所以,无论从诗歌技巧还是表达情感方面,这首诗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是一首伟大的诗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