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菲特在福建登陆,浙江的余姚却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台风、强降水、高潮位,骤然携手袭击这座小城,这当然是灾难,天灾。
事实上,余姚市委书记、抗洪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毛宏芳也是这么认为的。日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其就表示,造成余姚水灾的,“主要还是老天爷不作美,雨量太大。”没错,一次台风带来的过程降水量达到500多毫米,这的确是一次极严重的强降水!真的是百年一遇。
可是,许多天过去了,“菲特”早已消逝,阳光也重新回到了我们身边,但余姚这座城市,还有那么多的乡亲,许多地方、许多人、许多房屋依旧浸泡在洪水中!而网络上不断流出的各种关于余姚乡亲们仍旧处在困境中的消息,更是让人心碎。对此,我们还是忍不住要问:为什么灾害会这么严重?
坦白说,降雨量的大小,是客观的问题。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其所能防范的灾害级别,也是客观的问题。甚至,一座城市的应急、救灾能力,也是客观的问题。若是强降雨超过了设防标准,若是灾害程度远超救援的力量,灾害的确是无法避免。但问题是,面对灾害,我们并非始终都是无能为力。否则的话,我们要所谓的“预警”、“应急预案”做什么?我们又要“抗洪救灾指挥部”做什么?
无论如何,台风菲特会影响福建、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早就有了预警。而农历天文大潮所导致的沿海地区高潮位,河道可能排水困难,也是早已知道的事实。那么,诸如余姚这样的地区若是遭遇强降水可能会发生的水灾,当地岂能不知?
无论如何,任何地方发生水灾,都可能会面临排水困难,或者停水、停电,甚至交通中断、通讯中断、食品供应短缺等问题,若是在水灾中开展救灾工作,也需要各种特殊的应急工具,更需要系统、有效的救灾体系,并快速、有效地运转、实施,这也该是常识,当地又岂能不知?
其实,防止灾害的发生,当灾害发生后,迅速反应,救灾救难,努力将灾害所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是常识,也是政府的责任。当地究竟都做了些什么?笔者并不否认余姚当地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遗憾的是,对照此点,尤其是余姚当下所深陷的困境,当地的表现,恐怕无法让人满意。便是毛书记自己给本次救灾的打分,也不过是区区的“60分”!
对绝大多数的考试而言,六十分或许是够及格了,但六十分却远远不会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成绩。更何况,这六十分的背后,是那么多余姚乡亲深陷在那样的困境中!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即使是一个乡亲因天灾而受苦遭罪,都应该是政府所深感愧疚的,甚至,也应该是一种耻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