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博士为何“死都不下基层”?

(2012-08-09 21:27:39)
标签:

政和

女博士

基层

好利友

微博

杂谈

分类: 评论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新浪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有关她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中国青年报)
    明明是自己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下乡调研,完成相关调研后,却在网络上大肆吐槽。尽管,其所谓的“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可能只是一时的戏言。事实上,这位女博士最新的微博,已经就此事进行了公开的道歉。不过,作为一位名牌大学的正规博士,其下乡调研的“遭遇”与其对基层的“认识”,倒也可以作为解剖现实社会的一份难得的标本。
    女博士为何“死都不下基层?”剔除情绪因素,从其微博来看,似乎包括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基层的条件过于简陋,让她“受罪”了。即所谓的“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
    其二、基层的接待过于怠慢。让她受“委屈了”。正如其微博中提到的,“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
    对于前者,认为基层条件差,是话糙理不糙。女博士的话,或许不那么顺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也较为真实地描述出了社会的真实面。即相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繁荣,许多中小城市,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小城镇(更不必说许多的农村基层地区了),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未能跟上社会平均的步伐,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严重失衡。
    不仅如此,基层条件差,通常也表现在基层工作待遇差。工作待遇差,意味着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缺少优秀的人才,也很难有效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这似乎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事实上,正如这位吐槽的女博士,据网友透露,其本身就来自湖北农村,按说,其对于基层应该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对基层的认识也应该更深刻,但她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之后,竟然也如此地看不起基层,这显然不是“道德”所能解释的,这只能说现实中,许多的“基层”真的太苦、太艰难……
    对于后者,认为基层的接待不够热情,则是当下官本位思想的某种突出表现。只要是“官”,下到基层,哪怕是进行调研,地方都要给予最热情的接待。而被接待的“官”也往往心安理得地享受。甚至,还会因为接待不周而不满……
    这位女博士显然也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官”。事实上,在现有体制下,像她这样的正规博士,若是“挂职”到基层,也的确可以享受到相当级别的干部待遇。所以,当地安排她们住最好的宾馆,留在县城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甚至,当地负责接待的统战部部长还在“百忙”中特地抽空从乡镇赶回县城,和县政协副主席一起设宴款待调研团。她们不仅来者不拒,心安理得地“享受”,甚至,还可以觉得不爽。以至于其可以在微博上要求,“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
    出门坐好车、住好宾馆、吃好饭菜……这些“好”的东西,不正是当下许多官员的标准配置么?当越来越多的官员都沉湎于此,当官员的特权诱惑无处不在,女博士不过是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又一个牺牲品!
    “死都不下基层”,女博士的这句话,的确不该上纲上线,不过,名校的正规女博士,如此下乡调研,如此看待基层。让人失望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震惊、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