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城管”街头执法,出谁的洋相?
(2012-07-16 20:47:15)
标签:
合肥
洋城
城管
杏花村街道
城市管理
杂谈
|
分类:
评论
|
时下中国,城管是一支堪称“神奇”的队伍。尽管,多年来,对城管的质疑声、批评声,乃至辱骂声,从未停歇,但城管的队伍,非但未见缩小,却在不断壮大。从有编制的正式工城管,到“无所不能”的临时工城管;从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城管,再到知识渊博的硕士城管,如今,竟然又迎来了“洋城管”……
媒体消息,7月14日下午,安徽省合肥市北二环,三名身着城管执法服装的“洋城管”在街头执勤,引起了路人的围观。据悉,三名“洋城管”分别来自中非、阿富汗和南非。三人一起受聘为庐阳区杏花村街道的城市管理志愿者,与城管一起上街执法。
尽管,这三位“洋城管”是顶着“志愿者”的帽子入列,但走在街头,无论是他们的着装(正规的协管制服),还是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对违章车辆开罚单、对占道经营的摊点进行劝说等,甚至连他们睥睨四顾的眼神,应该足以让人看出,他们就是“城管”!
“洋城管”何以会街头执法?当地杏花村街道城管负责人的解释是,“希望外国朋友也能关心合肥的城市管理工作”。
如此解释,显然贻笑大方,更是闹剧一场。毕竟,依此逻辑,当地若是希望外国朋友关心合肥的警务工作,也要聘请外国人做警察?若是希望外国朋友关心合肥的审判工作,也要聘请外国人做法官?若是希望外国朋友关心合肥的农村工作,也要聘请外国人做农民?
其实,当地应当明白,对城管工作最具发言权、最关心且是真正关心城市管理工作的,应当是所有的合肥市民,还包括所有工作、学习、生活在合肥的“外来人口”。当地若是真的想重视合肥的城市管理工作,显然不是只“希望外国朋友也能关心”了事,而是应当通过更多的内部着力,规范与完善城管的各项管理规则,提升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更多的外部协调,倾听民众的声音,帮助民众解决实际的困难,让城管的工作更具人性,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支持城管工作!
只见“外国人”,不见“本地人”,扣上“崇洋媚外”这样的帽子,未免过大。不过,让“洋城管”走上街头,显然是在出当地的“洋相”。
还想提醒合肥当地的是,根据相关法律,除了正式的城管队员拥有相应的“执法权”,协管,也包括这“洋城管”,并不具备任何的执法权。让他们单独上街执法,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不仅如此,城管执法也好、协管协助执法也罢,都算是代表政府、行使“公权力”、履行公共职责的行为。这样的队伍中,出现外国人,又算是怎么一回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