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西沙群岛旅游,我们准备好了么
(2012-04-05 20:38:53)
标签:
富饶的西沙群岛
基础设施
自然美景
永兴岛
主权
|
分类:
评论
|
国家旅游局透露,西沙群岛即将对游客开放。目前,赴西沙旅游航线已确定,由海口、三亚至西沙北礁及附近岛屿,由“椰香公主号”游轮执行此航段。游客将可登上最大的一个岛永兴岛观光。(新京报)
西沙群岛有多美,不妨看看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是的,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儿、海滩上拣不完的贝壳、茂密的树林、无数的鸟儿……可以说,美丽的西沙群岛,几乎具备了所有关于热带海岛美丽风光的元素。开放西沙群岛的旅游,对国人而言,显然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不过,对照地理位置极佳、旅游资源极丰富的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尽管,其在实际的经营商,不仅能引无数国人竞掏包(腰包),也给当地政府、旅游业者带来丰厚的收入,但在当地的生态保护、游客权益保护、旅游业的永续发展上,其实做得并不那么好。像前一阵子媒体接连报道的“宰客”事件,就让很多人对海南旅游失去信心。因此,对于即将开放的西沙群岛旅游,我们不仅要问,真的准备好了么?
首先,在产品定位上。西沙群岛是定位于“高端旅游”,供那些富豪或者特权人士把玩。还是大门敞开,让更多的普通人都有机会领略祖国的秀美风光;是纯粹的旅游项目,还是兼具“宣示主权”的特殊经营,不同的定位,不仅决定着西沙群岛旅游事业发展的方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关系。
相关的背景,一方面,关于旅游景区的票价问题,“我国半数5A级景区门票破百,9成受访者称玩不起”。这显然是一件极其悲哀的事。属于全社会的自然美景,却成了少部分人牟利的工具。高昂的门票,或者说低劣的市场开发手段,阻断了许多国人同这些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主权方面。尽管,通过民间的经营、开发,可以有效宣示海岛主权。而在当前阶段,我国也同不少周边国家存在着主权纷争。不过,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如何规划、运作,如何平衡“市场”同“社会公益”的关系,需要主管者有更多的智慧与担当。
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如媒体报道,“在西沙群岛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如果想和外界联系只能到永兴岛上唯一一个邮局去打公用电话或者用IC卡打电话,岛上也没有网吧,不能上网。”尽管,这只是一个细节,在技术层面,也并非不能解决。不过,管窥一斑,可见全豹。可以肯定,在基础设施上,现有的西沙群岛肯定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
尽管,对西沙群岛这样的热带海岛而言,游客更感兴趣的是领略纯正的海岛风情,观赏极自然的风景,而非什么物质层面的享受。但对任何的旅游产品而言,基本的接待,包括住宿、餐饮、乃至如厕,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但矛盾的是,大规模的建设,一定会影响、甚至破坏西沙群岛的生态环境。如何平衡这两者,既保护西沙群岛的生态,又能让游客体验到真正的旅游乐趣,需要更科学、专业、负责的规划与建设。
第三,在软环境方面。开放西沙群岛旅游,游客纷至沓来。但不同于国内的一般旅游景区的是,西沙群岛处于大洋之中,且远离大陆,几乎没有定居的居民,也并不具备完善的公共管理、服务机构和专门人员。
西沙群岛要开放旅游,除了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一定完善其软环境,包括日常社会秩序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置等等。
阳光、海岸、沙滩、椰树林……美丽的西沙欢迎您,我们也真的期待着这样真正的美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