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留守妈妈带3个宝宝服药自杀”更可悲的……
(2012-03-31 14:14:22)
标签:
育儿
通道
饱汉不知饿汉饥
血统论
一贯主张
杂谈
|
分类:
评论
|
3月27日,27岁的留守妈妈唐成芳因养孩子太累,和3个孩子一起服农药自杀。目前,母子4人正在医院获救治,3个孩子病情稳定,母亲还处于危险期。这一事件也引起广大市民关注,市民纷纷捐助,一些爱心人士也特地来病房外关心这一家人。(新华网)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惜生”。一个人若非悲观到了极点,若非遭遇了难解的困境,不管是现实的,还是心理的,谁会去选择死亡?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这位年轻的妈妈拉三个无辜的孩子一起服药自杀,险些葬送三位宝宝的性命,如此行径,当然可恨。但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生子之后,又携子同亡,这又该是怎样地悲哀、可怜!
人间自有真情在。让人欣慰的是,消息传出后,有无数的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家可怜的人。我们希望这个家庭能够重新振作,也希望这些宝宝能够茁壮成长。但没想到的是,对于这样的事,网络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声音:又是一起管生不管养的悲剧,确实该计划生育。如果只生了一个,情况就好多了……
谴责生育多胎的妇女,并且将生活的困境归咎于“多生”,这实在荒谬。且不论政府应当照顾弱小,有责任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单单“生育权”便是天赋的人权,任何人都不可以随意毁谤之、剥夺之;即便是从社会的角度,我们是否一贯主张“尊老爱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是民族、国家的未来、花朵”?果若是,我们凭什么决定谁可以来到这个世界、谁又不可以来到这个世界?
再退一步,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谁都希望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现实并非天堂,注定许多人会在苦难、艰难中挣扎。一个人要想改变,除了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的公平机制。假如,现实社会让这种“改变”的通道异常逼仄,并且,也不能给他们足够的生存、特别是养老的保障,谁能说“多生一个孩子未必不是增加一个改变的机会”?谁又能说“多生孩子未必不能给自己晚年多一点的保障”?
饱汉不知饿汉饥,凭心而论,庙堂上下,江湖远近,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体会那些居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困苦?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底层百姓关于“改变”的渴望?
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但假如把这样的纯真之爱,等同于“只生一个孩子,并给他们最好的照顾、最好的教育”,又或者等同于“没有条件养‘好’孩子,则不要让孩子生出来”,如此观点,与曾经的纳粹血统论、精英论,又有多大的区别?
关于人口的国策,或许需要从很多的方面去理解。但对于“生育导致贫穷”、“少生可以致富”、“养不起孩子则最好不要让孩子出生”这样的观点,我们绝不能放纵!否则的话,注定将是民族、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的悲哀!
没有孩子,没有足够多的孩子,我们会有怎样的未来?别告诉我,那些不幸丧子的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晚年也会过得很幸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