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名干部下乡,还是当“慎行”

(2012-02-29 19:49:27)
标签:

维稳工作

河北省委

农民权益

上访量

一个萝卜一个坑

分类: 评论
    2月10日开始,15000多名干部将进驻到5010个村。在接下来的8个月里,他们将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农村。河北为此支付2.5亿元干部工作经费。河北省委给下乡干部的任务是做好维稳工作,确保10月底前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并希望让上访量大幅下降。(新京报)
    不可否认,干部下乡的确有着很多的好处。比如,可以密切干群关系,可以带去一些新的理念,可以让干部了解农民的心声,可以让干部体验民间的疾苦,并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使命、职责。正如这些下乡干部所言,“他们曾经付出了那么多,真没想到这么不容易。”“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心灵多少都受到了污染。这里可以净化我们。”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特别是像河北省这样大规模地组织万名干部下乡,并且要让这些干部“扎根”农村8个月,还动用数以亿计的工作经费,如此大规模地组织干部“下乡”,总是会有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这些干部所在单位而言,现有的干部编制早已是定岗定责,即一个萝卜一个坑。突然之间,抽调走一万五千多名干部,会否影响这些单位的正常工作?如果真的有影响,那么,以牺牲正常的政府工作秩序为代价,进行所谓的“农村工作”,这样的选择是否值得?(当然,反过来,则意味着现有的干部编制存在着极大的“水分”,但我们又能否就此精简机构呢?恐怕很难)
    另一方面,对这些干部即将进驻的村庄而言,不管其自身组织是否完善,也不管其各级村干部是否称职,但如此大规模地组织干部进驻,尽管,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经验、理念,但对于现有农村的社会管理体系而言,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如果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出现争执,究竟该“听”谁的?若是处置不当,是否会引发农村社会新的矛盾?
    不仅如此,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干部下乡,势必需要大量的财政经费。根据官方的消息,河北省已准备了2.5亿的“工作经费”。动用这样的一大笔钱,有何依据?同时,对于这些下乡干部的工作成果,我们又准备了怎样“科学”的测评体系?河北省如此高调,真的能保证这样的干部下乡不过是“秀”一场,或者只是一阵风?
    其实,对照河北省委给下乡干部的任务,即所谓的“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同时做好维稳工作,确保10月底前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并希望能让赴省、进京上访量大幅度下降。”我们完全有更好的方式去实现之。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确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但回顾这些的社会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制约或者影响农村发展的关键是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投入”不足。这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其二,是对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土地权益的界定、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现实中,对于农村,我们一直是索取、限制的东西多,而鼓励、放开的东西少。而这些,通过八个月的干部下乡活动,就能够实现么?
    至于维稳的工作,农村社会为何会有很多的不稳定,农民为何会不断地上访?明眼人都很清楚,问题出在基层政府不能或者说不够重视农民权益的保护。比如,随处可见的各种农村征地、拆迁行为,伤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或者,农民遭遇了不公的对待,却又得不到有效的司法救济。对此,通过大规模的干部下乡活动,利用这些干部的“权力”,或可以解决、缓和一部分的农村问题、矛盾。但从长远来看,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想真正实现农村的社会稳定,关键还是在于政府严格地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能够公正司法,能够真正尊重农民权利,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