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哈药六厂的“宫殿”们,别成又一座“阿房宫”
(2011-09-06 22:18:26)
标签:
杜牧
骊山
哈药六厂
始皇帝
阿房宫赋
|
分类:
评论
|
近日,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官方网站刊登了一组内部环境照片,照片显示其主楼是凡尔赛宫的装修风格,走廊内全是实木雕刻,并用金箔装嵌,每一个天使都活灵活现,形态各异。(海力网消息)
唐人杜牧曾在《阿房宫赋》里有过这样的描写:“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寥寥数笔,阿房宫的恢弘、奢华,便跃然纸上。由是感慨:倘若杜牧再世,目睹了哈药六厂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楼,他的如椽巨笔,还能挥得动么?
不过,阿房宫终究是帝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始皇帝想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尽管劳民伤财,造成民生潦倒、民怨无边,但于当时的法令而言,却也未尝不可。但哈药六厂则不一样,从情、理、法的任何角度来看,这样的“宫殿”都不应该出现。
感情上来说,现实的中国,虽创造出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辉煌的背后,却是仍然有超过9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1500元,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1美元的标准,贫困人口数则达到1.5亿)。有那么多的同胞为吃饭而犯愁,哈药六厂却如此挥霍,让人情何以堪!
从道理上来说,哈药六厂虽然销售总额、利润惊人,但其上缴国家财政的红利,却委实少得可怜。更荒唐的是,哈药六厂不仅做不到与民共享发展的益处,甚至这种发展还是建立在对普通百姓盘剥与伤害上。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当下医疗行业、医药行业的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则是哈药六厂连续多年的环境污染问题。能够花巨资让自己享受,却不愿承担应尽的责任或义务,是何道理?
从法律的层面,哈药六厂系国有企业,一分一厘皆属国民。那么,它的每一笔花消,都应该经得国民的同意。但在哈药六厂这里,如此奢华大楼的出现,问过公众了么、又得到公众的同意么?否则的话,就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
更大的悲剧还在于,哈药六厂这样奢华的“宫殿”,并非孤例。像同为国企的中石化就曾先后传出过天价吊灯、天价酒的丑闻,至于地方政府修建豪华楼堂馆舍、配备豪华公务车等行为,更是泛滥成灾。所有这些慷公共之慨,滥用公器、伤民、害公平之行为,为何屡禁不止,除了既得利益者受利益驱使,更在于相关制度的欠缺!
历史是一面镜子,秦朝那么强盛,始皇帝那么威武,但他得千秋万代只传了两世,而他美丽的阿房宫,尚未完工便被焚毁!
“阿房,阿房,灭始皇”,有些人可以醒醒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