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人送书记”,好书记为何还要被“送”

(2011-08-30 20:19:11)
标签:

李雪荣

宋体

张北县县委

县委书记

张家口市财政局

分类: 评论

从当年的轰动一时的《县委书记》MV,再到前些天的万人送别,河北张北县县委书记李雪荣总是让人那么地“意外”。

媒体关注此事,更多地是质疑。其一、万人送别,有多少群众是自愿、又有多少群众是被组织的;其二、在现代社会,官员离职本是寻常事,又何须万人相送?换言之,在这样的情景闹剧背后,究竟是真的有当下罕见的官民深情,还是又有人忍不住宣扬那种迎来送往的马屁文化?

不过,在笔者看来,此类新闻还可以延伸解读。即对于官员的任免,公众能否表达意见,并且,公众所表达的意见又能起到怎样的实际作用?

20085月,李雪荣从张家口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的位置上,来到张北县任职、并出任县委书记。如今,又从张北县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调离,前往张家口市任副市长。老实说,李书记的来去之间,更多的只是组织的意思,与当地百姓的意见,并不直接相关。

这其实是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内里的意思很明显,即不管是怎样的官员,在其位,当谋其职,当以“服务公众”为己任。也就是说,对一方百姓而言,官员的选拔、任免是与其休戚相关、利益共生的。

为此,西方社会,大抵通过选举的方式,由选票将官员与公众直接联系在一起,好的官员,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便可以留在相应位置上。而不好的官员,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则必须离开这样的位置。

但在我们这里,却明显缺乏这样的直接联系。好的书记,假若李书记真的有那么好,真的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真的很受当地百姓拥戴,可他还是要离开,哪怕是万人相送,也丝毫不能留住李书记的脚步。反过来说,如果,李书记的表现很糟糕,哪怕是万人相恶,但除了像南宁青秀区检察院检察长被调走后便出现悬挂横幅、放鞭炮庆祝其滚蛋的无奈之外,其实也奈不了官员分毫!

万人送书记,固然热闹,但万人的意思,却影响不了官员的脚步,这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