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起,上海铁路局实施第二阶段新列车运行图,其中上海、南京开行到北京的动卧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截至昨天21:00,9月1日开行的D350和D314次、9月2日开行的D312次、D322次都还有大量余票。不过,业内人士预测,由于动卧二等座票价只有260元,到了节假日尤其是春运,动卧尤其是二等座票也将一票难求。(扬子晚报消息)
高铁终于肯慢下脚步,等一等普通的乘客,持续地降速,这当然是件好事。可问题是,当铁路的运营速度下降、甚至回到了以前,在票价上,下降的幅度是不是也能跟上降速的步伐!换句话说,铁道部掏老百姓口袋的速度,是不是也该等等老百姓赚钱的速度……
七年之前,旅客陈先生乘坐T66次列车,从南京到北京,上铺的价格是265元。七年之后,重新开通的动卧列车,运行时间基本和T66接近,但价格却上涨了近200元。
七年之间,中国的铁路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仿佛一夜之间,“高铁”遍布神州大地,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到处都在忙着高铁建设,而中国高铁的速度,也屡屡刷新世界营运高铁的运行记录。这种变化,几欲让人直呼,世界进入了中国的高铁时代!可这一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随着前铁道部部长的下台,中国高铁发展势头戛然而止,特别是发生在浙江的动车追尾事故,用血的教训给所有人提了个醒!速度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但“高铁”的问题并不只在安全上,还包括高铁巨额投资所容易带来的财务问题、高铁运输能力与普通百姓消费能力之间的差距、中国铁路发展最急迫的是运输能力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速度!
如今,高铁、动车一再降速运营,以确保运营安全,这是符合公众期待的。但也请铁路部门注意其他的问题,更不能光顾着自己打酱油,光盘算着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