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秘密能成为外交部不公开“三公经费”的理由么

(2011-08-23 12:30:36)
标签:

台湾

国家秘密

外交部

经费

公款接待

杂谈

分类: 评论
    昨日,记者从外交部财务司获悉,今年外交部将不会公开“三公”经费。这意味着,外交部是目前唯一一个明确表示今年不公开“三公”的中央部门。对于不公开的原因,外交部给出的解释是涉及国家秘密。(新京报消息)
    “三公经费”公开,不仅是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的组成部分,也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监督的基础。若要是从法治、现代政府的施政伦理,甚至是民间的期待来看,选择公开,也是合法意、顺民心之举,是一种必然。
    尽管,现实当中,“三公经费”在公众的“千呼万唤”中,才羞答答地始出来,而公开的内容也是囫囵囵,让人看不清、看不透。但对比以前的一团秘密帐、公众啥都不知情的状况,能够迈出这一步,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奇怪的是,98个中央部门,已经有95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为何外交部要做“钉子户”?
    外交部的解释是“三公经费”涉及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嘛,自然不足为外人道,对外保密,看起来是符合国家利益。可问题是,“三公经费”不只是一笔总帐,还应该包含很多的子科目。像已公开的部门“三公经费”,有专门为公车采购、消耗的帐目,有公款接待的帐目,也有公款出国考察的帐目。如果能够再细分的话,这些帐目还能分成更多的内容。比如,在公款接待费用中,有接待外宾的,有接待其他同僚的……
    也就是说,外交部的“三公经费”其实也可以分类,可以分成普通的“三公经费”和涉及国家秘密的“三公经费”。如果说后者因为事关国家秘密,不能公开,那么,前者呢?那些普通的“三公经费”为何不能公开呢?
    值得玩味的是,台湾前领导人陈水扁涉嫌贪腐而受审时,检方指控其“国务机要费”贪污时,陈某人当年也曾以“秘密”来搪塞。更讽刺的是,台湾的另一位前领导人李登辉最近也陷入贪腐指控中,案由是李某人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因“国安密帐”而侵占779万美元的公款……
    “国家秘密”应当保护,但假如有人用“国家秘密”而回避监督,甚至,将“国家秘密”当成私人秘密,那就是另一种性质的事了。对此,外交部应该明了,对于“三公经费”,可以将国家机密的归机密,应当公开的,则必须公开,而不是一拒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