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教育附加”,成就谁的教育事业

(2011-08-16 16:36:46)
标签:

教育附加

子弟学校

教育事业

北京市政府

教育收费问题

杂谈

分类: 评论
    日前,财政部回复北京市政府,同意其对该市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下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按照其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谁都明白教育事业的重要,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关于重视教育的口号,我们也一直喊得震天介地响,但除了那些美丽的口号,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始终是问题重重。
    上学难,上学贵,关于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教育收费问题,早已成为困扰亿万百姓的又一大事。至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问题,高校教育的只见大楼、不见大师,行政化、官僚化的教育体系,不论素质、只问成绩的教育测评体系,无一不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以至于多少年前所制订的、关于教育投入占当年GDP4%的目标,我们至今都未实现。
    如今,财政部同意北京市政府开征“教育附加”,姑且不论这样的收费,是否加重企业、个人的负担,毕竟,本已税赋沉重的企业、个人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困境。我们更该关心的,其实是这部分的“教育附加”,究竟会成就谁的教育事业?
    最正常的理解,应该是全北京市的所有教育机构,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共教育领域内的单位能得到更好的资助。若是从公平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育附加”,应该更优先地运用于那些贫困或条件相对简陋的学校、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但遗憾的是,最近几天,在微博上却广泛地流传这样的一则消息:北京将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收到关停通知。北京有大概两百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涉及的学生将近20万人。
    媒体没有更深入的报道,笔者无法知道北京市做出这样举动的真正原因。但对照过去的惯例,可以明确的是:官方对此的回应,肯定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云云……
    可是,尊敬的官员们,你们可曾想过,这些近20万的外来打工子弟,为何会选择在这些打工子弟学校读书?除了当地公办学校难进、进不了,或者收费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有这些学校更方便这些外来子弟读书的原因!既若此,与其关闭这些学校、让这些学生东奔西走,为何不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扶持,让这些学校跟当地公办学校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