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温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曾就高房价问题,感叹地产商的身上也应该要有“道德的血液”。
毫无疑问,这些地产商们的身上,肯定缺少“道德的血液”。但高房价问题,显然并非全是地产商们的缺德所致!相类似的,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形形色色的问题食品、有毒食品之所以能够进入公众口中,除了生产商们的缺德,更多的还是主管者的监管问题。再比如,当下触目心惊的腐败问题,贪腐官员们的道德当然低下,但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制度的缺陷,监管的无力,放纵了人性的缺陷。
无独有偶,媒体又披露了一则关于儿童玩具的消息,再一次让我们领略了所谓的“道德血液”,不过是个表象。更大的根源,同样源自主管者的监管。
南方日报的消息,“有业内人士爆料,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的标准很高使用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国内使用的是有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产内外有别“毒玩具”只伤害中国孩子?!”
同样是儿童玩具,在国内的玩具生产厂家手中,竟然变成了两种不同的产品——出口的玩具,采用高标准生产,无毒无害;内销的玩具,适用低标准生产,有毒有害!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对国内儿童的戕害。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只归纳成儿童玩具生产厂商的体内缺乏“道德的血液”。道理很简单,既然这些厂商缺德,只顾着赚钱,那么,他们也应该一视同仁,不管外销、内销,所采用的原料都应该是低劣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媒体的进一步报道,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也即欧美等国对于儿童玩具的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监管更严格。
正如媒体所报道的,在生产标准上,欧美等国禁止“邻苯二甲酸酯”在儿童产品中使用,但国内并无相关规定。欧盟对玩具中特定重金属的限制有19种,但我们只有8种重金属的限量规定;在产品标准上,出口产品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而国内销售的产品则使用低成本有隐患的染料和原料;在产品检测上,欧盟等国家对玩具产品安全性更关注的是化学元素和重金属,可我们所关注的是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化学性能、标志和使用说明,不涉及重金属和其它化学物质……
事实上,资本总是要逐利的,而人也是有私欲的。但社会之所以有公平、正义,有良善秩序,除了个体良心、道德等规范的约束,更重要的,是源自社会法治的规范,源自政府的监管。正是欧美等国的严格标准,使得国内的玩具生产厂商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不敢越“雷池”半步。相反,国内相关标准、监管的低下,使得那些厂商才敢肆无忌惮。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对此,主管者应该深思,否则的话,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种种卑劣现象一定会继续玩出新花样,而带给我们的伤害也将越来越沉重……
加载中,请稍候......